-
- 心跳骤停,往往意味着死亡的来临。日前,一名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 50 岁患者在鬼门关走了一遭。1月9号, 医院急诊科接到120紧急转送的一名患者,晨起6点开始出现剧烈胸痛,到达抢救室时已意识淡漠。经过急诊科、神经内外科、心脏内外科、呼吸科、麻醉科、介入手术室及心导管室等多科室协同作战,不言放弃,在体外膜氧合(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现已苏醒并成功脱机拔管。 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经静脉溶栓+IABP+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PCI+机械通气+INVOSTM 5100C(脑/体血氧饱和度计) rSO2(局部脑血氧饱和度)救治成功,综合评估无脑组织损伤, 文献检索显示为国内首例! 此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的成功救治,在医院危重患者救治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
- 11月28日,外周血管介入科主办的亚太血管联盟出血防治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医院副院长丁明超致开幕辞。外周血管介入科副主任黄小勇作为专委会主任委员主持会议。 亚太血管联盟出血防治专委会于2019年成立,旨在针对出血相关疾病的诊疗向着更加专业、规范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各地区出血疾病救治水平。此次会议就出血性疾病危急性、复杂性和早期预防、及时救治、科学治疗进行了深入探讨。 丁明超在致辞中强调,出血性疾病有着极强的特殊性,发病凶险、危急,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都有可能面对,救治的时间窗要求高,很多患者发病后没有足够时间等待上级医院、专家协助救治。因此,专委会的成立、学术活动的开展更显得尤为重要,把技术传播、普及下去,惠及更多的患者及医者,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会议
- +多年磨剑 开刃成锋
- +北京血液中心领导节前走访、慰问医院输血科
- +医院骨科参与制订国内首个“四肢骨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临床指南”
- +胸外科切除一例胸腔罕见巨大肿瘤
- +心脏医学部成功为高龄患者施行动脉瘤+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手术
- +争分夺秒,挽救生命
- +消化科举办消化道梗阻内镜诊治沙龙
- +小胶囊 大功能
- +呼吸科开展首次肺癌多学科诊疗
- +眼科实施后疫情时代的首例日间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