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喝牛奶的人,与不喝牛奶的人,真正的区别在哪?老年人喝牛奶注意事项

字号:

 

李贤玲

很多人都说“牛奶人红是非多”,确实,在日常生活中牛奶虽然常见,但关于它的健康、营养,到现在还有人不清楚,甚至是喝错了。网上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比:喝牛奶的人,与不喝牛奶的人相比,它们之间真正的区别。

 

 

 

先来看看,牛奶到底有没有必要喝?

 

牛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在奶制品中最受人欢迎,其次还有酸奶、羊奶、骆驼奶等等。当然,要说最物美价廉的还是牛奶、酸奶。

而对于慢性疾病基础的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言,还是喝纯牛奶最好,没有了酸奶中白糖的参与,其热量还会摄入更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为牛奶没有必要每天都喝,或者是觉得自己年轻就不用喝牛奶。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管多大年龄,小到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每天喝母乳来补钙,大到老人需要喝牛奶预防骨质疏松。

 

按照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钙的含量,18岁以上到59岁人群,每天应该补充800mg的钙,60岁以上的人群要补充1000mg钙。

 

  老年人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1、牛奶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2、牛奶中的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多喝牛奶可保证有足量的蛋白质摄入。

 

  3、牛奶中的乳糖有利于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可防止机体因缺钙而产生的骨质疏松等病。

  4、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尤其钙、磷、铁和碘最为重要。与其他食物相比,老年人更易吸收和利用牛奶中的钙和磷。

 

  5、牛奶含有的脂肪,可以让老年人从中获得如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有显著的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花生

 

  小编提醒,很多人有在早上喝牛奶的习惯,其实,从补钙的角度出发,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在晚上喝牛奶,最好是临睡前。这是因为此时吃牛奶赶上了机体的低血钙状态,牛奶中的钙正好可以“雪中送炭”,既可改变机体钙入不敷出的状态,又不必动用骨骼中的钙;既可维持血钙平衡,骨骼也不会脱钙,有利于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

 

 

 

  老年人喝牛奶的注意事项

 

  1、喝牛奶前不要吃酸性水果

 

  老人在喝牛奶前不要吃酸性水果(橘子、橙子),避免水果中的果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影响肠胃对牛奶的吸收。

 

  2、牛奶煮沸时不要加糖

 

  老人在牛奶煮沸时不要加糖,避免高温诱发糖与牛奶中的物质形成有害物质,危害大家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不推荐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在牛奶中加糖。

 

  3、牛奶中不要加鸡蛋

 

  不少老人喜欢在牛奶中加放鸡蛋,认为这样更有营养。其实这样会产生化学反应,造成牛奶中产生许多沉淀物,不利于老人的消化和吸收。

 

  4、牛奶不可与药同服

 

  不少老人喜欢用牛奶服药,这样做会影响药物在身体中的充分分解和释放。建议老人在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喝牛奶。

 

 

 

  5、忌煮奶时间过长

 

  有人认为煮奶至沸后再持续5分钟合适,此种说法不全面。因为奶中呈胶体状态的蛋白微粒胶原蛋白在60℃时能脱水转变成凝胶状态。奶中的磷酸钙也不稳定,在此温度下易于由酸性变为中性而沉淀。当加热到100℃时,牛奶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不但色、香、味随之降低,还可能产生其他物质,使营养价值降低。

 

  目前,大多数牛奶是经过科学灭菌封闭包装的,可以直接饮用,如愿喝热奶时可采取隔热加温的方法,将鲜奶袋放进热水中5分钟即可,这样可保留更多的营养素。

 

  6、忌加巧克力

 

  有人喜欢把巧克力加入牛奶中同食,以除去牛奶中的怪味,这是不科学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与巧克力一起吃时,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钙,人不但无法吸收,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缺钙等现象。

 

  因此,喝牛奶和吃巧克力的时间要分开,喝牛奶时最好吃些饼干、面包之类的碳水化合物。

 

  7、忌加钙粉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而酪蛋白的含量最多,占牛奶蛋白质的83%,酪蛋白又是由OCK-、K-、β-和γ-酪蛋白组成。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与OCK-和β-酪蛋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

 

  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因此,给小儿补钙,切忌在牛奶中加钙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