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讲述过敏原——致敏的关键

字号:

 

 

李贤玲

 

 

过敏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表现为机体吸入、摄入、接触或注射某一过敏物质时,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性的强烈反应,引起各种各样的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过敏原是使人过敏的抗原,空气、食物、饮料、日用品中都有它们的踪影,几乎无处不在。

 

 

 

有一些过敏,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放过。比如,有的人一运动或身体发热,就会全身瘙痒,这种情况往往是胆碱能性荨麻疹的表现。还有的人遇到寒冷刺激会过敏,一被冷风吹过,数分钟内全身就会起风团,这可能是寒冷性荨麻疹导致的。

 

紫外线刺激,或皮肤接触某种化合物后再经日光照射,也会引起过敏反应,如日光性荨麻疹或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中国人最怕3种过敏原

 

研究发现,在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中,食物诱因占77%,药物占7%,昆虫占0.6%,余下15%为不明原因的“特发性休克”。

 

食入性过敏原

以下是引发过敏性休克的饮食因素:

第一位:小麦,占食物总诱因的37%。

第二位:水果/蔬菜,占比20%,最常见的致敏水果为桃子。

第三位:豆类/花生,占比7%。

第四位:坚果/种子,占比5%,最常见的坚果为腰果。

 

 

从发病严重程度看,小麦诱发了57%的重度过敏反应,而水果蔬菜类倾向于轻中度。

 

 

建议:

生活中要经常进行自我监测,如果发现吃了某种食物后,在固定时间内会出现不适,很可能是过敏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药物过敏原

 

 

在住院患者中,引起过敏性休克首要原因是药物。研究发现,国人由药物诱发的过敏性休克占7%。

 

 

 

第一位:中药,占药物诱因的37%,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最为常见。

第二位:抗生素,占比24%,青霉素最为常见。

第三位:解热镇痛类药物,占比16%。

 

 

建议:

 

发生药物过敏,最重要的是立即停用可能过敏的药物,然后到医院诊治。千万不要自已随便买药吃,以免耽误治疗。

 

 

虫类等过敏原

蟑螂:居所中比较常见的过敏原,常寄居于厨房和空调内等地。

 

宠物:猫的分泌物、毛发、唾液,狗的唾液,以及鸽子的羽毛、排泄物等,常会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不适。

 

尘螨:诱发过敏的主要因素之一,常存在于床、沙发、被褥等地方。

 

建议:

 

为防止尘螨的滋生,要定期清洗枕套、被子等卧具,并用干净的口袋将它们洗后密封。

经常清理厨房,必要时可使用药物灭杀蟑螂。

 

过敏患者最好不要让宠物进入起居室,过敏严重阶段可以戴上口罩、手套,减少接触过敏原的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68%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在18~50岁,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过敏性休克首因不同。

 

0~3岁的婴幼儿62%的过敏性休克首因是牛奶。

4~9岁的儿童59%首因是水果蔬菜。

10岁之后的青少年及成人组,小麦诱发过敏性休克跃升首位,且随年龄增长占比不断攀升。

 

如发现皮疹、瘙痒、腹泻等疑似过敏症状时,应注意可能的过敏原,必要时就诊。

 

过敏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测一下过敏原,之后避开,但并不是所有的过敏反应,都需要做过敏原筛查。

 

 

易敏人群如何“自救”?

要想远离过敏,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查清过敏原

如果长期接触某样物品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最好去医院做过敏原测试,避免接触过敏原。

 

择时外出,躲开花粉

花粉的漂浮往往在午后14点达到高峰,过敏人群外出,最好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17点花粉浓度较高时段。

 

 

室外活动时,戴好口罩、防护镜。外露的皮肤擦上霜剂,回家后立刻洗澡、清洗鼻腔,换上干净衣服,以免将花粉带入卧室。

 

 

 

在室内时,最好关紧门窗,使用空气过滤设备。

 

别让运动成过敏“帮凶”

有些人虽然对食物过敏,但一般症状很轻,甚至没症状,一旦在运动后,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建议有食物过敏者避开已知过敏原,一旦运动后感觉不适及时停止,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过敏性体质的人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浓茶、咖啡,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重回“粗放式”生活

家里的摆件越多,潜在的过敏原也越多。过敏体质的人不铺地毯,不摆各种毛绒玩具、书籍等容易沾灰的东西。每隔两周,清洗床具。

 

 

 

不用刺激性大的护肤品

过敏体质人群的肌肤异常敏感,选择护肤品要慎重,尽量避免使用气味刺激的,并减少染发剂的使用。

 

选用药物缓解症状

 

 

过敏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相应药物缓解症状。

服药后效果不佳时,不能擅自加大药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更换种类、联合或交替用药。

 

 

 

严重时可接受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又称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周期较长,一般3~5年,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