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浅谈关于脑起搏器那点事
脑深部电刺激(脑起搏器,DBS)手术,是一种非常精准的微创手术,它是将很细的电极置入到患者大脑深部的特定神经核团,运用电脉冲发生器刺激这些核团,达到治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的目的,俗称“电子药”。 该技术自1987年法国的Benabid教授开展帕金森病(PD)的DBS治疗,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自1998年引入该手术,通过20年的发展,已广泛运用于临床。DBS手术是目前治疗PD的新方法,具有精准、微创、安全、可调节、不良反应少、疗效好而且持久等特点。
国际著名专业期刊《帕金森和相关疾病》2014年发表了“Long-term outcome of subthalamic nucleus DBS in Parkinson's disease: From the advanced phase towards the late stage of the disease?”。报道了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于PD的长期疗效。
该研究报道了对26例接受STN-DBS长期随访(平均11年,最长13年)的疗效观察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植入脑起搏器平均11年后,运动症状与术前相比改善了35.8%。与术前相比,异动症的改善程度为84.6%;剂末现象的改善程度为65.8%。疾病继续进展,表现为开期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降低了88.5%,这主要是由于对左旋多巴无疗效反应的症状在加重(主要是中线症状、非运动症状等)。超过70%的患者在神经精神(包括认知、焦虑、抑郁等)方面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22.7%的患者发生了痴呆。如果患者发病年龄越高,关期中线症状越重,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越严重,则远期发展的功能障碍越严重。
这项研究证实了DBS对于PD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但这些PD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仍然随着疾病进展在下降。这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左旋多巴抵抗性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PD患者都适合做DBS手术,只有经过一系列严格评估且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才能进行手术,而且术后需要专业团队予随访观察。
供稿:万志荣
审校:王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