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老中医“张老”的执念—我来给你们挨个把脉丨有温度的医疗
刚出院的张老,一脸慈祥。 可是刚入院的时候,张老对医院可是很有芥蒂的。 张老是一位疑难杂症收治入院的患者,据说是奔着我们神经内科的口碑而住院的患者。 张老持续高烧昏迷,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不是董X,是你们医院的,我都不来!”从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对着护士和煦的笑容,出院前还为每个护士把脉看病,是什么让他对我们认可,是什么让他由一副不爱理人的样子变得和蔼可亲?
患者入院时考虑线粒体脑病,为早日明确诊断,让老人家心里更踏实一些郁军超医生利用下班时间亲自陪患者完善活检等一系列检查,联系疑难杂症会诊,尽可能多的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中医出身的张老,对阴阳平衡,对食疗那可是有独特的见解
最开始张老经常愁容满面,对胃管意见非常大 曾数次尝试偷偷的拔胃管。 护士们对张老充满了同理心:意识那么清楚的张老, 一天的饮食与水分只能通过鼻饲管来摄取。
他多么想和以前一样可以再尝尝家人做的饭菜香不香,汤甜不甜?
多么想尝一口,秋季养生莲花百合羹...... 责任护士邹金芳看出了张老的心思, 为老人家制定饮食方案, 随时动态评估洼田, 从边带胃管吃, 到后来胃管的拔除。
他的心情也一天天的变开心了。
胃管没有了, 睡觉更踏实了, 随之张老的“睡眠呼吸暂停”也被护士发现了, 换成单人间,带上睡眠监测的他反而睡不着了, 因为他看不到他熟悉的护士和病房的病友, 听不到那些熟悉的声音他害怕了。 尽管医生护士都来劝导, 他还是执意的要回去, 他说“在那屋,我踏实” 回到14床的他安静地睡了, 叔叔出院时还笑眯眯的对护士说, 你们的好我都记在心里了, 以后你们身体不舒服了随时来找我给你们号脉。
其实在神经内科每天都上演着很多故事,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粒沙可以验证大地的苍桑。” 正是这一桩桩平凡的小事, 这一分一秒的坚持, 这份对职业的热爱, 践行着护理的使命, 展现着属于神内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