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光明日报、东方卫视等多方媒体聚焦我院援沪医疗队

来源:党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26
字号:

我院援沪医疗队全面接管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16病区的医疗工作及另外3个病区的护理工作,在这期间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技术高超的深夜急救,脱下婚纱披战袍的大爱使命,编制规范高效的病区手册,有太多在抗疫一线奋战的身影。

我院援沪医疗队员们的感人事迹也被各大媒体聚焦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东方卫视等等……

 

CCTV 13 | 上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婚礼可以延迟 抗疫刻不容缓

 

 

 

58日,本来是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成员刘丽媛定下的婚礼日期,但随着她报名参加援沪医疗队,婚礼就这样被按下了暂停键。

CCTV1324小时》《朝闻天下》栏目报道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刘丽媛事迹。

 

 

新华社 | 新华全媒+   《她是“大白”守沪者》

 

 

 

 

今年54岁的胡鹰鹰是航天中心医院的院感专家,从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已16年,也是该院援沪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

 

 

光明日报|“让患者‘看到’我的微笑”

——航天中心医院援沪护士刘丽媛的抗疫故事

 

 

 

512日,援沪医疗队护士刘丽媛接受光明日报采访,讲述了自己在16病区内开展护理工作的抗疫故事。

 

央视网、人民网

《援沪医生救治新冠危重患者成功脱险》

《新冠危重患者成功脱险!多亏他们》

 

 

 

 

56日凌晨,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同携手,成功抢救一例心源性晕厥的新冠肺炎患者。

当日凌晨,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杨女士连续多次出现短暂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心电图提示心率降到20-30/分的窦性心动过缓和逸搏心律,血压偏低。根据杨女士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既往病史,院方专家高度怀疑为心源性晕厥,最佳抢救方案是植入临时起搏器,再作进一步观察。

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的急诊科医生刘伟前往病区查看患者情况后,主动请缨加入抢救团队,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陆咏一起为患者实施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

 

 

中国新闻网

独家连线上海“红区”:病人已比高峰期减少一半

 

 

 

 

518日,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了身在16病区的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副领队刘伟、总护士长王天旭。刘伟与王天旭介绍道,病区患者平均年龄基本上是在75岁以上,然后前段时间我们高峰期的时候,记得基本上有20%的病人应该是在90岁以上,有两个老人可能接近100岁。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治疗方面需更关注基础病,护理方面也需要做更多人文护理、生活护理。最多的时候,在病区的话,加床可能到70床左右,那么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已经好转了,病人数量是逐渐下降,目前基本上已经下降到30床左右,跟高峰期比基本上减少一半。相信随着疫情态势更加好转,很快他们就将结束援沪工作,返回北京。

 

 

学习强国|编制标准化医师手册 助力多专业协同抗疫

 

 

 

东方卫视|奋战抗疫一线39天 央企援沪医疗队返程

 

 

 

 

北京青年报 | 青流视频

#对话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

#护士节连线援沪医疗队护士马水亭#

 

 

 

 

 

 

 

 

上海虹口政府微信

#新冠为重患者成功脱险!多亏他们#

#谢谢侬!#

#谢谢!千里而来,并肩“守沪”#

 

 

 

416日航天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进驻虹口区上海四院开始,上海虹口政府微信多次报道我院援沪医疗队的事迹,从一封封感谢信,到一次次深夜救援,上海虹口深度报道援沪医疗队队员的高超技艺与服务精神。

 

通用技术集团官方微信

#百岁老人突然说了句“谢谢侬”!#

#嫁衣改“战袍”!通用技术这个护士不简单#

#战疫英雄谱 | 通用技术援沪医疗队李成义#

 

 

 

通用技术集团官方微信密切关注着航天中心援沪医疗队的动向,多次发布内容,其中包括:《那天深夜,百岁老人突然对这人说了句“谢谢侬”!小通泪目了.......》《嫁衣改“战袍”!通用技术这个护士不简单》《战疫英雄谱 | 通用技术援沪医疗队段宁:因地制宜编制标准化医师手册》《战疫英雄谱 | 通用技术援沪医疗队李成义:抗击“非典”老兵再披战袍》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