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从支援方舱到进入重症病区,年纪最小的骨科护士出战抗疫一线!
“各位护士长:接紧急通知,组建方舱医疗队,我院需抽调护理人员,希望大家群内报名!”
消息刚发出,科里年资最低年龄也最小的护士孙桐就踊跃报名,跟护士长说她可以。护士长经过考虑,同意让这位小战士出发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
得到正式出发的通知后, 孙桐就立刻收拾行李,整装待发。因为工作时间比较短,当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时,爸妈一开始还是不愿意的,但是孙桐的一番话感动了爸妈。她说“妈,现在我都这么大了,有能力保护好自己,也有能力照顾别人 ,我是一名护士,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义务去支援,所以我必须得去,而且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孙桐在进入方舱的第一天,对一切充满好奇感,但又有恐惧感。看着穿梭在病床之间的大白,看着感染者眼中渴望健康的眼神,看着患者提着简单的背包,抱着孩子,搀扶着老人有序的进入病房,她顿时感受到了使命感。方舱里的防护要求更高,穿脱防护服就要一个多小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交叉感染。因此,为了缩短节约时间、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她们必须要忍住干渴不喝水,坚持到交接班的时候再去上厕所。每位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采集信息,询问病史,安排床位,为他们做入院宣教,监测生命体征,发放药物......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防护服里面的工作服。在这里,没有了时间概念。及时识别病人病情变化并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沟通、帮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这是方舱内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黑夜终将离去,白昼即将来临,在方舱所有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下,迎来了一批批患者的康复。一个任务的结束,将迎来另一个任务的开始。当孙桐得知院里重症病区需要建设临时隔离病房,需要一些有隔离经验的护士时,孙桐又一次踊跃报名,从方舱医院结束任务的下一秒又挺身而出,参加到院里重症隔离病房进行防疫工作。
重症病区跟方舱医院有很大的区别,不仅要求个人有很高的防疫意识,对护士的护理操作要求更高。南丁格尔有这样的一段名言:“护理工作时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用真诚的爱去抚平人心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身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既担任着救治的角色,又肩负着照顾患者日常生活的角色。孙桐说:“在重症,真正的看到了生命的意义,看到了人们渴望生命的眼神。”在这里,要为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工作,要2个小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随着阳性重症患者收治越来越多,工作量也持续增多,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镜吸痰等等。病人普遍年纪较大,因此病人所有的治疗护理,吃喝拉撒都由护士们完成,她们没有一句怨言,病人身上的各种导管,护理仪器,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麻烦,要求她们有更多的耐心,更强的责任心。
于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成非常之功。在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英雄,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捍卫着人类的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人员的使命与担当。来方舱,为荣誉而战;来重症,为医院而战。这是孙桐进入重症病房时说的一句话。是的,航天中心医院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都在为着用自己的行动,与病毒斗争,为医院而战,为患者而战。愿春回燕归,山川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