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中医科线上线下为“阳康”患者保驾护航

来源:中医科 发布时间:2023-01-13
字号:

 自发布“新十条”措施以来,医院中医门诊量显著增加,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中医科开立中药协定处方、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建立患者微信群、利用互联网医疗,“双线”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帮助患者缓解“阳康”后的种种症状。

 

中药协定处方 满足新冠不同阶段患者需求

 

新冠疫情到来期间,中医药起着可预防、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等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提供的感染治疗方案为基础,组织包括北京市名老中医刘金城先生在内的多位在呼吸系统有深厚底蕴的名老中医会商,针对“未阳”、“轻症”、“普通型”的患者开出三类协定处方,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近期,也有大量“正在阳”、 “阳过”、 “阳康”的患者前来就诊,更有中医科面向院内会诊的患者中,经中成药和中草药辨证论治后,大部分患者身体状况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低热、疲乏、疼痛、声音嘶哑、味觉嗅觉减退等不同症状。中医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在院领导的组织下发挥专家团队的优势,兼顾到了易感人群与已经感染的病人,发挥了中医扶正祛邪理论的优势,为患者及其亲朋保驾护航。

  • 对于新冠病毒造成的呼吸系统感染,中医药在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降低重症发生比率上均有独特优势。
  • 对于感染后普遍出现的高热、无汗、全身酸痛等症状,应用麻黄、葛根、柴胡等发汗解表药具有良好的解热止痛作用。
  • 对于让许多人形容成“刀片割嗓子”的剧烈咽痛症状,应用射干、牛蒡子、罗汉果等清热利咽药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
  • 对于疾病发展过程中以及核酸转阴后均存在的咳嗽咳痰等症状,也有多种中成药可以进行合理使用从而快速缓解症状:干咳无痰伴口干咽干的患者可以应用养阴清肺丸、蜜炼川贝枇杷膏、强力枇杷露等中成药;咽痛伴咳吐黄痰的患者可以应用羚羊清肺丸、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中成药;咳吐大量稀白痰且夜间平卧后加重的患者可以应用止咳橘红丸、通宣理肺丸等中成药;咽痒而咳的患者可以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三拗片等中成药。
  • 对于后遗症中让很多人苦恼的鼻塞及味觉嗅觉减退甚至消失的症状,应用细辛、苍耳子、辛夷等芳香辛散通窍药具有良好的效果,针灸疗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 新冠康复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气短、汗出过多等症状,是因为发热等正邪交争过程中,正气受损,出现了气阴不足的证候,针对这些症状可以应用黄芪颗粒、虚汗停胶囊、玉屏风颗粒等中成药,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谷物、豆类、牛肉等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的摄入的食疗方式进行调养。

 

中医特色外治疗法 同步解决不适症状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个手法摆脱病痛。随着“阳康”群体的增多,许多患者也患上了“新冠后遗症”,除中草药治疗方法外,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可有效为患者改善不适症状。针对伴有咳嗽、低热、疲乏、疼痛、声音嘶哑、味觉嗅觉减退等症状的患者,采用针刺、拔火罐(走罐、留罐、闪罐)、穴位放血、耳穴压豆、手指点穴、中药塌渍、中药膏摩、牵引等多种传统治疗方式,有很好的疗效。

 

网上咨询 给予患者耐心、安心、暖心

医院中医科的中医人们第一时间组建了患者群,无论是未感染的在岗医生,还是已经感染的居家医生,均在看到患者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作出解答,避免了患者们心理上的恐慌,也有效地指导了患者的用药。

在建群后迅速人满500人的中医科患者群里,考虑到居家“躺平”等不便到医院就医的患者,中医科主任丁宇积极组织科室骨干,拉动互联网医疗部王璇主任入群,在微信群内认真为每位提问者答疑解惑,多位医生在互联网咨询诊疗平台值班。为了使患者感受到医者的仁心,让医疗更有温度,丁宇带头录制科普小视频、开展公益直播《冬季养生》、科普讲座、发表科普文章等,为广大患者提供实用、可信赖的科普内容,患者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