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护航生命】他们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是守护人民健康的“急先锋”!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急诊科作为患者生命通道和医院战疫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的光荣使命。航天中心医院每个急诊人都冲锋在前,绝不退缩,面对陡增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急诊科全体医护在流淌的汗水与精准的救治之中,在这场速度与生命的考验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正是他们在风口浪尖战斗后的最好“勋章”。
连轴运转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目前,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是患者接诊数量最多、病种最复杂、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紧急调配增加接诊医护人员,24小时不停歇地接诊,有的下夜班后继续奋战在医疗一线,白班医护人员也常常工作至晚上10点左右,午饭都来不及吃,只求为战友多分担一些诊疗压力。分诊台、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走廊里、过道上,急诊科在有限的就诊空间里努力腾挪出更多空间救治患者。为保证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诊疗,急诊科抢救室由原先的17张床位增设了35张床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IABP、中心静脉置管、胸腹腔穿刺、CRRT、静脉溶栓、急诊手术等等,医护人员用尽一切力量救治。在呼吸机、氧气罐、心电监护仪紧缺的情况下,急诊科主任王旭东和护士长刘占肖紧急调派EICU和留观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支援,优先调配设备,最终缓解急诊科抢救室的燃眉之急。
攻坚克难 危难时尽显担当
在急诊科的当今情况下,排班表时时变更,值班人员随时变动,所有人都在高负荷运转。急诊科主任王旭东也病倒了,但他轻伤不下火线,重伤能扛一阵是一阵,吃住在科室,只要有空,他就会全科走一遍。王旭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急诊科在非常时期不出现任何问题。急诊科护士长刘占肖也是在岗位上感觉到身上发冷、肌肉酸疼,才发现高烧至39.3℃。有太多医护人员没来得及好好休养就迅速回到岗位,也有些一直睡在值班室,科室一忙就主动上来加班,经常干到半夜。
在急诊科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没有人退缩,所有人都在努力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我们最近经常这样‘接力’,一个倒下了,其他人主动接上去,一定要守护好科室和患者。”为了保障患者的救治,保证战疫不减员,大家只要症状稍有缓解,便迅速返岗,尽管大家嘴上都说着“我好了”,但病房内一个个通红的面颊,说话时的疲惫气喘,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却暴露了一切......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们都深知:此刻病人更需要我们,患者的救治一刻也不能停,这就是每一位急诊人的责任!
从抢救室到EICU、从诊断室到留观室,每天40余名医护人员脚步匆匆,个个化身为“急先锋”,用双肩担起责任、用爱和坚持撑起生命之伞,全力保障急救生命通道畅通。
急诊温情 将细致入微的服务带给患者
急诊科医护人员将精湛的医疗技术用于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也将细致入微的温情服务带给了患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一封封表扬信和一面面锦旗被频频送到了急诊科,表达着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传递着暖心的医患温度。
有90岁高龄老兵在急诊科就医时,虽在最繁忙的时刻,依然有医护人员为他奔走解决需求;
有患者态度急切与慌张问询医护,得到了急诊科医护人员细致耐心地讲解,体贴入微的服务,尽力满足他的要求;
有患者家属看到急诊抢救室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救治他的父亲,忍不住感动与心疼……
纸短情长,感谢信里承载的是患者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最大信任。
在急诊科王旭东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诠释着急诊人的三种战斗精神:第一,轻伤不下火线、争做守护生命“急先锋”的牺牲精神;第二,急危重症患者应接尽接、应救尽救、应收尽收的担当精神;第三,医者仁心、敬畏生命、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大爱无疆精神。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将继续发挥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主力军的作用,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管齐下精进服务。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