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心脏医学部成功为92岁耄耋老人施行室上速射频消融手术
近日,心脏医学部主任丁春华带领起搏电生理团队成功为92岁高龄的耄耋老人施行了室上速射频消融手术,充分彰显了医院起搏电生理专业的雄厚实力,技术水平跻身国内前列。
该患者为一名92岁高龄老年男性,因频繁心悸发作入院,自测心率最快可达150次/分左右。既往合并脑梗死、高血压病史。急诊心电图显示其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后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丁春华主任团队在考虑到刘大爷的情况后,经过仔细的病史问诊、查体以及辅助检查后,在充分考虑了该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总体风险和获益,并评估了其长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后,建议刘大爷行射频消融术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并且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于近日为患者施行了室上速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消融顺利,术后第二天痊愈出院。
室上速是天生的,心脏就像房子一样,房子有电线电路,心脏的传导系统如同房子的电线电路,室上速就是这个电线电路有短路的问题,这个短路的地方间断发作,可能有一跳早搏就短路发作,短路发作起来就会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往下细分还分好几种,比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上速患者发病年龄较其他心血管疾病更为年轻(37岁对69岁)。女性罹患室上速的风险是男性的2倍,65岁以上的老人患室上速的风险是年轻人的5倍以上。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患者的室上速,在经过筛选的患者中成功率及不良反应水平均与年轻人相当。即使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与年轻人相近。
室上速的诊断多基于记录到发作的心电图,但是患者常常在初次记录到发作心电图之前已有室上速发作症状。室上速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无力、恶心或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其中心悸症状约22%、胸闷约5%、晕厥约4%,心脏性猝死约0.2%,室上速极少引起真正的晕厥,但可引起近乎晕厥,更经常出现于老年人。
目前,室上速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手术。导管消融治疗可以根治室上速,成功率是98%左右,复发率是2%,所以室上速的治疗首先建议导管消融。在日常不发作的情况下,药物并不推荐用于治疗室上速,因为药物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室上速发作的频率,但是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室上速的发作,而且会存在药物安全性的问题,使用药物预防室上速发作的产生安全性风险远大于获益。
导管消融是微创手术,不需要全麻不需要开刀,在双侧大腿根局麻,穿刺血管,然后把导管送到心脏里面,通过导管起搏心脏,诱发心动过速,确定是哪一种室上速,这个过程叫心脏电生理检查。当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是哪一种室上速,我们把导管放到短路的地方,在短路的地方打点,相当于把短路的地方烧断,然后再重复做一遍心脏电生理检查,确定短路消失,手术不改变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做完后把所有的导管都拔出来,没有东西留在体内。回到病房,伸直双腿平躺6小时,就可以下地活动了。
心脏医学部在丁春华主任的带领下,不断积极探索和实践国内外各种先进疗法,争取更多患者能够感受到尖端科技与精准医疗给他们带去的福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