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之家
心系大通 医疗帮扶--欣然接受任务
长的率领下,肩负着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航天中心医院的重托,满载着航天人的期望,前往祖国的大西北——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履行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帮扶和实地考察工作,度过了令我们终生难忘的一个月时光。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激荡!自从我们的双脚踏上青海的土地,我们时刻都感受到青海的广袤与美丽,人民的质朴和善良,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西部的落后,人民的贫穷,医疗条件的简陋,医务人员的艰苦,我们被这些深深地震撼,在这里我们接受了洗礼,净化了心灵!
在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工作和实践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竭尽全力地努力工作报效西部人民,毫无保留的将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医生护士,以实际行动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忘我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向当地群众和航天科工集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获得了同行的尊重和敬佩;同时我们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西部的希望,学到了可贵的品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我们的微薄之力,构架起航天科工集团与青海大通的友谊桥梁!
欣然接受任务
2006年9月底,接到医院的通知后,我们克服自身困难,欣然接受任务,奔赴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完成为期一个月的支援西部、医疗帮扶任务。
接到通知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感到既光荣又兴奋同时又有些紧张和不安。光荣的是能为支援西部建设出力,能直接到西部工作,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我们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兴奋的是能亲身感受祖国大西北的人文地理,能亲眼目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能亲身经历最基层的医疗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农牧民当中,这对于我们这些长年在城市里的医生是充满神秘感的;而紧张和不安呢,是我们自打接受任务起,就感到身上的重担和责任。我们做好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准备,我们有决心完成这一光荣神圣的使命!
临出发前,我们商量好每人都精心挑选一本临床上很实用的书,当作礼物送给当地的医生,以表示我们的敬意;同时选择制作精美的优秀课件,利用业余时间精心备课;查找资料,预先了解当地的地方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大通给我们的感受
尽管临行前我们的心中已经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对大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当我们真正目睹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真正感受到了当地医疗卫生条件的简陋,真正与当地医务人员并肩工作抢救病人时,我们每个人都被眼前的一幕幕深深地、深深地震撼了!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是国家级特级贫困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深处内陆。“一山烟雨锁西海,三河波澜润北川”是大通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由于地理气候的限制,仅有耐寒、耐干燥的农作物才能生长,主要种植青稞和油菜籽,所以经济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医疗卫生条件差。

在大通我们看到了贫穷而善良的人民:
当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亩地的收入不到300元钱,一个4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人均不到1000元。中青年人承担着生活的重压。长年的风吹日晒、放牧耕地使他们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要苍老很多,30多岁的人却象40、50岁的人,皮肤黝黑,满脸皱纹,伸出手指甲里全是泥土,手上满是冻疮裂口,衣衫破旧。一个被诊断为肺结核,右肺满罐胸水的男病人,直到喘个不停时才放下农活被送到医院,大冷的天却只空心穿一件破烂的棉袄,棉袄上满是油渍和污迹,头发里满是麦秸和尘土。他的妻子穿着一件淡薄的夹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此情此景让人动容,我立即脱下了身上的羽绒服又取了两件毛衣送给了她,她感激的接过衣服,一个劲地说着谢谢、谢谢,我却为能给予他们的太少而内疚。
来看病的患儿小脸小手冻得通红,脸颊上都起了皴。生病住院的孩子病好了却不想出院,说病房比家里暖和;打针输液时不哭的奖励就是一块硬梆梆的馍馍(馒头);在病房楼下的小卖店,一个3-4岁的孩子眼巴巴的望着柜台里的一小块巧克力,老奶奶心疼又无奈,对孩子说爷爷生病住院,没钱买糖吃,孩子非常懂事的点点头,转身走开,看了真让人心酸。我们心疼这些孩子,将带去的零食送给他们,他们特别高兴,问我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个孩子舍不得吃口香糖,说要带给家里的小妹妹。
回族的老人听说来了北京的专家,穿上最好的出客的衣服,却只是一套洗的发白的黑色中山装,领口和袖口早就被磨得丝丝缕缕,破旧不堪了;住院的老人得到得探病得礼物就是一袋面饼;一个门诊病人说为了省钱,他一天只吃俩顿饭。
看到这些我们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我们真的应该多付出些爱心,去关心帮助这些贫穷的人们!我们医疗队将自己的牛奶、水果统统送给了住院的病人,看到他们香甜的吃着,甜甜的笑着,我们真心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

医疗保健意识差,没钱看病:
在工作中我们最常问到的一句话是“为什么不早点来看病呀?”说话时我们满怀痛心和惋惜,太多的病人拖到很重时才来就诊,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一个2岁多的小孩感冒发烧,其父母为了省几个钱,找了个江湖医生在家输液,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等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早就停止了。孩子的妈妈难以接受这个残忍的现实,抱着孩子的尸体,在医院大门口的地上久久的,一动不动地坐着,欲哭无泪,可再怎么后悔也换不回孩子的命了。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心如刀绞,我们要尽全力改变他们这种愚昧落后的观念!

大通二院的艰苦条件:
大通第二人民医院位于城关镇,被农田村庄所环绕,医院设施和设备都很简陋,给临床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大通二院的医务人员仍无怨无悔的辛勤工作,救治病人,他们的付出甚至远远多于我们这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医生。医护人员收入微薄,几乎没什么奖金,但他们一直默默地奉献。
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大通二院的领导职工都尽最大努力安排好我们的生活,院长腾出办公室改作宿舍;为我们准备了干净的被褥、崭新的脸盆毛巾;从内科抽调一名护士为我们做饭;平时经常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使我们感到如同回家般的温暖,立即融入了二院这个团结的集体,再一次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不论遇到多大的苦难,我们也要坚持到底,以报答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照顾!

上一篇: 心系大通 医疗帮扶--我们对大通的回报
下一篇: 医院喜获“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