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文化 >>职工之家

医院概况

职工之家

杨 苏——天使真情 让爱相“髓” 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来源:航天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14-09-09
字号:

  杨苏,25岁,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一名普通护士。北京市第2位造血干细胞护士捐献者,全市第5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全国第69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白血病患者康复的几率很小,而移植造血干细胞正是患者康复的最佳途径。我国每年有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骨髓移植,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增加4万人,而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骨髓捐献者资料,还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杨苏在日常工作中用她的真情付出,书写着生命的美好篇章;作为一名高尚的青年志愿者,杨苏更是在他人危难时刻,用自身的奉献谱写着爱的赞歌。她的人道主义善举,为厦门一位16岁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07年6月5日,一个很平常的夏日,明媚的阳光虽然让天气显得有些炎热,但也让人充满了希望。航天中心医院呼吸科的年轻护士杨苏,正静静地躺在空军总医院血液科移植中心的病床上,她在等待着。不久前的一个决定使她在人生的扉页上写下不平凡的一笔,她知道,在远方有一个16岁的男孩,正把重生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一会儿,医生将采集她的造血干细胞,并立即送上前往厦门的航班,几个小时后就会输入到一个患有白血病的男孩体内,那个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生命也将因此焕发新的光彩。

  杨苏,一个出身于军人家庭,质朴、纯真的东北女孩儿,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年轻护士。由于职业的原因,她更了解白血病的危害,也更理解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强大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让她做出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2006年,她来到中华骨髓库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一贯低调的她没有向家人和好友透露这个消息。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身体检查、配型等工作后,杨苏接到了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通知。有的志愿者在这个时候产生了畏惧心理,他们选择了退出,而杨苏平静地接受了通知,她默默地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向科室提交了休假申请。当医院和科室领导、同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柔弱的小姑娘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感慨之余敬佩之心由然而起。医院马上启动特别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了一切工作交接,并指派专人照顾杨苏捐献后的生活。

  5月4日,中华骨髓库的领导来到航天中心医院,带来了捐献协议,杨苏在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医院领导李晓宇副院长、院长办公室、党工处、护理部以及科室领导共同参加了这个仪式。

  造血干细胞捐献当天,杜继臣副院长代表医院党委探望了杨苏,称赞她无私无畏的精神,他说:“杨苏不仅是我们白衣天使的骄傲,更是我们航天中心医院的骄傲。”

  在杨苏的病房里,挂着一串串五彩的千纸鹤,这是她的伙伴们为她送去的祝福。她的枕边有一封即将随着造血干细胞飞到厦门的信,那是为远方的弟弟送去的良好心愿:

  远方的弟弟:

  你好!当你收到此卡时,手术已经完成了吧?很高兴能为你送上祝福,愿你能早日康复!

  经历了这么多么磨难,你一直能坚强面对,这证明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坚信接下来的难关,你会更加坚强地面对。此时,我也躺在病床上,感受远方你那颗年轻、自由并渴望健康的心。

  有句话好像是这样:当来到世上时,你哭了,可所有人笑了。所以,请看看你的周围,是一张张期盼的笑脸。在遥远的地方,会一直有张笑脸,默默地为你虔诚的祈祷健康。

  最后,再次衷心地祝愿你早日康复!

  北京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