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爱眼日预防近视
6月6日全国爱眼日又到了,年年宣传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但是中小学生眼近视的现状并不让人乐观,借此爱眼日,让我们再次了解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相关知识。
一、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区别
近视的形成与眼睛的结构有关。当人看近物时眼睛必然要进行调节,睫状肌就要收缩,使晶状体变凸,产生较强的屈折光线的能力,光线很快就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没有在视网膜上成像),结果造成看远又不清楚,这样就近视了。
而当孩子去玩乐时,睫状肌松弛下来,眼睛就恢复正常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假性近视,也叫调节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不同。前者通过眺望远方、用仪器干预或者用按摩等方法放松,都能够改进调节性近视。而真正的近视,是不可能用放松调节的方法使它恢复正常的。对真性近视,首选的还是光学矫正,某些患者经过专业医生检查后可以做手术矫正。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综合的,比如灯光不合适、亮度不合适、坐姿不对、离书本的距离太近、握笔的姿势不对等等,使眼睛调节时间过长,就会从调节性近视变成真性近视。所以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进行预防。
二、儿童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
生长发育中的少年儿童,眼球处在发育期,视力随身体发育而变化。12岁以下的孩子,都应为远视眼,在远视力状态下,一般年龄每长一岁视力增加0.2。到15岁左右眼球发育基本成型,眼轴长达正常值24毫米左右,视力达到最佳。
从实际情况和研究数据看,儿童的视力标准应以年龄数乘以0.2为标准。如3岁孩子,其视力应为0.6以上,5岁应为1.0以上。在3岁左右,就应该到医院检查视力和屈光度,以便早发现问题,早防早治。以后应每3个月查一次视力,半年查一次屈光度。
三、儿童配眼镜的误区
误区一:儿童不散瞳孔就可以配眼镜
低龄儿童一定要散瞳孔验光,这样才能反映孩子眼睛的真实视力情况,不通过散瞳验光仅仅靠电脑监测的结果配眼镜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许多的危害。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视往往会“欺骗电脑”造成假的检查结果,其次孩子的远视眼,高度散光也会使电脑检查时感到“力不从心”。
误区二:贵的眼镜一定是最适合孩子的
学生选择眼镜的最主要的前提要适合自己,不要一味追求时尚挑选无框镜架或者打孔镜架。10岁以下的孩子配镜时可以选择软边有保护鼻托的眼镜架子,10岁以上基本可以选择全框镜架。
孩子选择镜片应该首先考虑树脂加硬眼镜片,树脂镜片主要要求散光轴位精确,所配的光度一定要准确,镜片上不能有划痕,不能有气泡和杂质,配制的孩子眼镜片度数一定要符合国家颁布的质量检测标准,屈光度的误差应该在国颁标准的要求范围之内。
误区三:为了孩子眼睛的美观可以给孩子佩戴隐形眼镜
学生没有必要选择配戴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的安全性在使用时要求比较高,一些不科学的使用方法都会给角膜带来严重损伤。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更不能佩戴隐形眼镜,由于不会很好的养护,国内佩戴隐形眼镜导致重度角膜炎的病例屡见不鲜。
误区四:孩子可以只配眼镜不作眼科检查
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种,有时并不一定是由于近视和近视散光引起的。一些眼底病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在验光前应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的弱视,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病,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儿童,许多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不好,往往误认为是孩子患了“近视眼”,有些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时才发现了以上眼病,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家长也因此追悔莫及。
因此眼科专家提醒儿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视力有问题,请务必到医院眼科行全面检查,再根据医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眼镜。
上一篇: 喝冰啤酒有四“不宜”
下一篇: 孕妇能否长时间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