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腹腔镜显神通 疑难病人获新生

来源:航天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14-09-10
字号:

  日前,我院肛肠外科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了一位P-J综合症患者,使病人得到了有效地救治。

  P-J综合症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因为患者常常为全消化道得多发息肉,同时伴有口唇、手、足等部位的黑斑,该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起来却困难重重。该患者为16岁女性,病程10余年,因为腹痛而辗转于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胃、小肠、结肠多发息肉却又无可奈何,尤其是在降结肠处肿瘤较大,以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同时也不能除外癌变的可能。

  患者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我院肛肠外科,在王立勇主任主持下,进行了全科疑难病例讨论,对手术方式如何选择才能达到微创,对术中手术如何定位才能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而不至于遗漏、并最大限度的切除有病变肠段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讨论,最终决定了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于5月3日施行了手术,手术顺利,手术及时解决了患者的梗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什么是P-J综合症?

  P-J综合症又称黑斑息肉病,是由皮肤粘膜黑斑合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很高的外显率,男女均可携带因子,约有30-50%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息肉分布的广泛性与遗传并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黑斑的发生部位常较一致。该病由1921年Peutz首先描述,1949年Jeghers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的系统的介绍。

  本征临床表现不一,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等消化道症状。除以上症状外,本征尚有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2大特征性表现。

  诊断标准:皮肤粘膜的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息肉,息肉组织学检查属错构瘤,家族遗传病史.诊断该病不需符合上述所有条件.部分患者只有色素斑和息肉,尤其是色素沉着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临床上应注意口腔粘膜,手掌和足底,指趾,如患者存在这些色素斑常提示本病

  如发现口唇、口腔黏膜等部位的色素斑,结合X线及内窥镜检查发现有消化道息肉存在并经组织学证实为错构瘤,即可确诊。然而,近年来因不典型患者报道有所增加,故在直肠中发现腺瘤性息肉或绒毛状息肉亦不能排除本征。

  大多数患者都有家族史,但必须强调指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家族史,故有人将具有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这3大特征者称为完全性PJS;仅有黑斑及家族史或仅有黑斑及息肉而无家族史者称为不完全性PJS。本征须和其他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

  本征的治疗,主要是对胃肠道息肉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若患者感到黑斑有碍美容,且要求治疗时,也可对黑斑治疗。

  对皮肤、黏膜黑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也不需治疗,如年轻患者觉得有碍美容,可外用“立得”消斑灵,每日早晚各1次外涂,涂后轻轻按摩,有一定效果;或行整容治疗。

  在死亡病例中,30岁前有42.9%死于肠套叠及消化道出血;30岁后约60%,死于恶性肿瘤。(孟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