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我们一大家子想安稳过个年”
“哎呀,没想到老人家恢复那么快、那么好,今天就能出院。我们一大家子真的能安慰过个年了!”在老年医学一科门外,几人推着轮椅上准备出院的老人,个个笑容满面,轮椅上的耄耋老人更是满面春光。
事情回到10天前,一位93岁高龄老人喘憋不能平卧半个月,到医院急诊,心力衰竭BNP指标增高超过极限,同时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双侧大量胸腔积液、肾功能不全等。心电图发现心率只有30次/分左右。辗转多家医院均因各种理由被拒之门外,随后来到航天中心医院老年医学一科。
据了解,患者过去因为三度传导阻滞在外院安了一个起搏器。2017年最后一次程控起搏器,电池预期寿命4-5年。由于疫情,加上老人高龄行动不便,一直没到医院复查,直到近半月喘憋才想着到医院就诊。
易忠主任看了患者之后分析到:高龄的患者严重的心衰、肾衰可能与三度传导阻滞、房室收缩不同步且心室率过慢有关。需要及时更换起搏器。
家里一听需要手术特别着急,轮番找医生:“我们过年前不能手术!我们是很大一个家庭,有些在外地,还有些在国外,万一老人家死在手术台上,赶不回来,那不可想象,过年前我们坚决不能手术!”易主任耐心解释:心衰和肾衰的原因找到了,根上原因是心脏的传导系统出了问题,现在心衰很重,大量胸水,心衰不好控制,再拖下去,很可能丧失手术机会了。最重要的是尽早手术!易忠主任、心血管组长孟锐、管床医生李向楠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最深奥的医学理论,患者全家表示完全同意制定的治疗方案,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完全信任医生,并把老人的生命托付给医生。
我们一方面积极控制心衰(药物效果常常不好)、加强营养、控制感染,一方面为手术做好准备,训练患者能平躺1个小时就可以手术。由于术前对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做了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加上介入导管室老师们的娴熟配合,易主任和李向楠大夫不到20分钟就给老人家完成了手术。
起搏器术后1天,患者尿量明显增多了,肌酐降低了。术后2天,患者已能在床边活动,BNP明显降低了。经过1周的精心治疗和康复,患者已能进行日常活动,复查胸部CT肺部感染明显吸收了,胸腔积液基本完全消失了。
“真没想到,这太神奇了,我就像变了一个人,饭量大增!”老人家抑制不住兴奋和喜悦。“感谢医生!感谢航天中心医院!,让我们一大家子能安稳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