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血栓来临并非“悄无声息”,提醒:手脚出现4个症状,别忽视

字号:

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作,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

手脚是身体的末端,也是最容易受到血栓影响的部位之一。当血栓来临时,手脚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

 

首先,容易引起血栓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体重过重: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其动脉阻力增加,循环系统中也会增加血液黏稠和血液凝固的风险。

二、静坐时间过长:办公室一族,上班时间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没有足够的身体运动与活动,就容易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和静脉出现曲张的情况。

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这些疾病病情一旦出现,都会加剧血管功能的损害,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

四、年龄:年龄越大,身体代谢逐渐减弱,血管内壁变得更加容易被损伤,也容易形成血栓。

 

相比老年人,年轻人在遭遇血栓时往往没有典型的症状表现,导致缺乏警惕性。事实上,手脚出现多种症状时,身体可能正在试图向您发出警示。

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症状与血栓的关联:

1、手脚麻木和疼痛。

如果您发现您的手或者脚常感麻木或疼痛,特别是在受压之后,这可能是您体内血栓形成的信号,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血栓会阻塞血液流通,从而引起疼痛和肿胀。

2、手脚肿胀和疼痛。

手脚肿胀是血栓的常见症状之一。当血栓阻塞了血液流动时,手脚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导致肿胀。这种肿胀通常会伴随着疼痛和压痛感,需要引起注意。

3、手脚颜色变化。

部分病人手脚的颜色可能发生变化,变得更加苍白或暗淡。这是由于血栓阻塞了血液流动,使组织受到缺血的影响,也就是供血不足。

当血液供应不足时,肢体会出现变化,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瘀斑,这也是血栓的表现之一。

4、间歇性跛行

当下肢出现血栓后,下肢血管就会出现缺血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患者行走时腿疼,这种情况刚开始时,疼痛情况能在休息会后得到缓解,但是如果继续行走又会再次疼痛。

当病情变重后,疼痛情况会越发严重,即使休息也不能很好缓解。

 

那么,血栓该怎么预防呢?预防血栓需要从日常生活、身体锻炼、食品摄入等多方面进行。

具体来说,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戒烟和限制饮酒量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的形成。

二、 保持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在血管中的淤积,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三、注意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血液流通,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状态对于身体健康很有必要。

四、合理饮食:

饮食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搭配饮食,控制脂肪、糖分和盐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