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转诊
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建设工作会在我院召开
为深化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2014年4月14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在我院召开了“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建设工作会”。海淀区卫生局医政科曹筱芬科长和相关部门领导、海淀区西南部区域内的12家医疗机构的院长参加会议,我院院长杜继臣、党委书记李晓宇等院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曹筱芬科长主持。海淀区卫生局刘希利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会上,曹筱芬科长对本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相关背景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海淀区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我院刘宗明副院长作了《服务永恒、追求卓越、携手共进、共筑海淀健康长城》的医联体建设准备工作汇报。
与会的成员单位领导分别就本单位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进行了介绍,对医联体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同时探讨了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工作的可行路径与管理模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对即将构建的“航天中心医院医联体”充满期待。
海淀区卫生局刘希利副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刘副局长对航天中心医院作为海淀区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在各项重大救治与医疗保障任务的出色表现,以及医院始终坚持社会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表示高度赞赏;对航天中心医院勇于承担医联体建设重任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航天中心医院作为西南部区域医联体核心医院和牵头单位,是卫生局从区域总体布局高度综合考虑确定的,是合适的,希望航天中心医院以“区域医疗中心龙头”身份引领医联体发展,创出成效、树立榜样。
刘副局长强调了区域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这13家成员单位的确定,是卫生局在统筹规划、广泛征求意见,以志愿参加为原则的基础之上审慎研究决定的。成员单位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和开拓创新的示范性,其构成涵盖了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举办医院;既有代表先进水平的省市级大型区域医疗中心,又有发展良好的中等规模综合医院,更有专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科医院,还有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协同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北京市最具特色的区域性医联体之一。其建设与良性运行将成为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不同运行机制、不同管理体制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基于资源共享、区域协同、分工协作的发展路径与医联体建设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与尝试。刘副局长最后要求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到区域医联体建设工作中,稳步建设一个协作共赢的医联体“标杆”。
我院杜继臣院长在表态发言中表示航天中心医院有信心、有能力承担此项重任,一定不辜负信任和重托。以我院为核心和牵头单位的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将遵循“默契、民主、高效、共赢、务实”的工作原则,以“手牵手,心连心”的团队精神,做好医联体内的协同发展与协作交流,以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着力推动医联体建设与高效有序运行,更好地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医疗保健需求。
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医改重要举措。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海淀区卫生局将全区划分为东南部、西南部、中部、东北部、西北部5个片区,逐步构建5个区域医联体,实现全区域、全生命周期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由13家医疗机构组成,航天中心医院将成为医联体核心医院和牵头单位。这13家医疗机构是:航天中心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四季青医院、裕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北京化工医院、长青肛肠医院、香山医院,以及万寿路、八里庄、香山、田村、永定路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海淀区西南部医联体的启动及后续有关工作将陆续展开,成员单位将同心协力,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
(医务部 李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