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在线服务

健康知识

患了肛肠疾病,如何坐浴

肛肠疾病坐浴

来源:门诊部 发布时间:2015-06-02
字号:
    肛肠外科的门诊或者住院病人,无论手术与否,最常听到医生和护士的叮嘱就是“坐浴”,那么,究竟该如何坐浴呢?如何避免繁琐难懂的医学术语,用白话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释坐浴呢?下面是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孟庆成博士的回答。
    肛周局部坐浴疗法有清洁肛周、防止或减轻肛周感染的作用,还可以有改善肛周血液循环和止痛。混合痔、血栓性外痔、炎性外痔、内痔出血、肛周脓肿、肛瘘、肛门湿疹、肛裂、脱肛等肛肠疾病如果能配合坐浴疗法常可达到缓解症状或者治愈疾病的目的。
    坐浴频率:早、晚各一次。具体来说,晨起先排便,再坐浴,之后塞入普济痔疮栓或者太宁栓一枚。如果肛周疼痛或者有外痔,可加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抹于痔疮栓上一同塞入后,再在肛周病灶部位涂抹痔疮膏。晚上睡前坐浴、塞栓方法同早晨一样。
    坐浴操作:准备一盆水,盆体积以能放入臀部为佳,水深度达7~8cm即可,放入皮肤康洗液20~25ml、PP粉(高锰酸钾粉)、生理盐水或者中药,水温37~45摄氏度之间(手能放入水中为宜),注意水温不易过高,坐浴时间15~30分钟/次。老年人坐浴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以5~10分钟为宜,不宜超过15分钟,坐浴时最好有家属陪同以防止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