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我与多学科病例讨论一起成长
从我第一次参加医院的多学科病例讨论至今已经2年多了,每次举办这样的讨论会我都积极参加并且踊跃发言,可以算是多学科病例讨论的忠实粉丝。2年多的风雨相伴,我收获的不仅是临床知识,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马上要毕业了,就要离开我敬爱的老师、热爱的会场、熟悉的医院,有点失落和伤感,今天有幸在此分享一下我2年的感受和体会。
我是2013年3月份刚完成一学期的研究生课来到了航天中心医院,怀揣中一个救死扶伤的梦想走进了医院,记得刚来到医院第一次参加内科巡诊是2013年3月份呼吸科举办的,随后也参加多次巡诊,每个病例都是学习的典范、值得深究,当时我坐在下面看着那些老师们进行精彩的辩论、感受大家风采,而我确只有拾人牙慧。参加完这么精彩的病例讨论后,我觉得他们讨论的那么热烈,而我收获的确寥寥无几,3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后我将学到多少知识?我能胜任救死扶伤的使命吗?经过反复思考,我转变了学习方式,我要融入到这种病例讨论中,我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从那之后,每次病例讨论前我都看看病例摘要、查找文献,积极参加到讨论中去,这中间也有很多说错了的地方,但是我感觉在错误中成长比被动的接受收获更大,病例讨论结束后就讨论中的问题、疑点再查找文献。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也是不经意的,我坚持以主动的态度去参加病例讨论,渐渐的发现我的临床思维、专科知识、跨学科知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都激励中我不断学习、进步,平时我还主动组织带领师弟师妹们进行双语病例讨论,有时也在院外的大型病例讨论中积极发言。
当我还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毕业的脚步也渐渐临近了,找工作是对我这三年学习的一次检验,如今这个研究生遍地都是的时代,对于我们这些非名校的研究生就言格外艰难,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我在病例分析环节表现出色,一路可谓过关斩将,以面试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被安徽省一家三甲医院录取。感谢我在医院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了我扎实的临床能力,让我厚积薄发。
临行之际感谢医院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的平台,感谢当初把我领进门的兰学立老师,感谢呼吸科各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祝愿多学科病例讨论能成为一个集思广益、培养人才、增强凝聚力的平台,一份既有传承、又有发扬的文化遗产,一部记录医学大师成长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