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我与急诊共同进步
记得2011年我刚刚来到航天中心医院的时候,医院的新楼还没有盖好,从玉泉路走来,要想找到急诊需要先在医院里绕半圈。那个时候的急诊,抢救室就是用隔断隔开的两张床位,也没有留观病房,更不要提EICU了。那时的急诊,患者前来就诊,简单的做一些化验检查,就匆匆收入院,没有在急诊的系统性治疗,是个名副其实的“急诊室”。而那个时候的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丝毫没有任何急诊的概念和理念,所学的知识更多的都是停留在书本上,没有真正的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迫切的需要去学习,吸收新鲜的“营养”。于是,我参加了为期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013年,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回到了航天中心医院。这个时候的门急诊综合楼刚刚投入使用,外观看起来高大上,内部环境干净整洁,急诊真的有了自己的地盘。诊室、抢救室、手术室、急诊病房、EICU,拥有现代化技术资源的大型三级医院,环境优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就诊服务。
在王旭东主任的带领下,学科发展再创佳绩,急诊抢救室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建立和完善了10种急危重症疾病绿色通道,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急性心力衰救治;急性脑梗死救治;急性脑出血救治;重度颅脑损伤救治;严重胸外伤救治;异位妊娠破裂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救治;肝/脾破裂救治;高危孕/产妇救治。运用该模式成功抢救了大批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100%。
急诊科犬咬伤预防门诊的开设,为京西地区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坚持着每周三的科内学习,无论是业务相关的知识,还是各项政策、法律法规,使得我们每一名急诊科医师真正地成为了医院的“特种部队”。
作为一名急诊外科医生,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方面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外科流水期间,刘文海副主任言传身教,包括首诊负责制、病情沟通交流、诊疗规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在遇到重大抢救、复杂外伤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诊治,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收获了经验、收获了技术、更收获的感恩。
2015年,我从急诊外科轮转到急诊病房。急诊病房成为我们的强大支持后盾,掌握和了解患者诊疗的全过程,使得自己诊疗水平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很大提高。
近期,医院组织三基三严岗位练兵竞赛中,急诊团队表现出众,勇夺一等奖。作为团队成员的一分子,我感觉非常自豪,这与多年来医院和急诊科对我的培养密不可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体味冬日的甘甜,我们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激励,这仅仅是进步的起点,将会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
医院、科室的十三五规划,明确目标,整合资源,资源共享,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科室的进步,而科室的进步,离不开每一名员工的积极进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有今天的成绩,感谢医院领导的重视,感谢王主任带领的团队。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急诊科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平台,提供让我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我愿意继续努力,与急诊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