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急诊基底动脉再通
神内再创生命奇迹


2016-04-10
16:53




韩小强

字号:
神经内科得益于影像和神经介入治疗手段的进步,很多在过去看来几乎宣判死刑的病患得以重获新生。

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清晨,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一过性肢体力弱伴言语不清的患者。值班医生孔勇、张绿明询问病史并查体后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性大、脑梗死不除外,给予了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并为患者预约了头核磁检查。可令人揪心的是患者的核磁检查还没排上队就再次出现了左侧肢体力弱及言语不清,并且意识水平有所下降家属急得直哭。

孔医生立刻向上级医师汇报了患者的情况,考虑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梗死可能性大,启动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向医务处备案、联系核磁室。医疗组已经怀孕数月的张绿明医生亲自陪同患者完善了头MRI及头MRA检查,提示右侧桥脑腹侧新发脑梗死、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

看到患者的颅内血管核磁,医疗组的医生都捏了把汗。作为供应了大脑半球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的后循环的重要血管,基底动脉一旦急性闭塞后果不堪设想,也因为重要的分支血管众多,急诊介入治疗风险也非常高,对手术医生的技术也是极大考验。

我们的介入团队一点也没有因为手术的高风险和高难度而退缩。紧急联系了麻醉科、介入中心,精简、充分地向家属交待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征得家属同意后为患者实施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基底动脉中段次全闭塞,再次向家属沟通后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基底动脉成形术,手术过程中王培福主任医师动作熟练、一丝不苟。经过2次球囊扩张和1次支架取栓,患者的基底动脉狭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由麻醉医师和经治医生孔勇共同送回了病房。为了让病人平稳的度过术后的危险期,医疗组在王培福主任的指导下为患者术后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本应下夜班的孔勇医生,也是等到下午四点多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向夜班医生详细交待了术后注意事项才离开医院。

可喜的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意识清楚,言语明显清晰,肢体活动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用患者家属的话来说,可能对于医生来说这只是众多成功病例中的一个,可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却是改变了今后生活的一件大事。

作为北京市较早开展神经介入治疗的医院之一,神经内科必将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努力让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惠及更多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内科   张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