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消化科内镜治疗技术再获新突破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发布时间:2016-04-28
字号:

近日,消化科朱元民主任独立完成一例胃窦病变黏膜剥离术(ESD)。患者是一位中年女性,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窦癌前病变,ESD治疗不仅彻底切除了病变组织,还使得患者避免了接受外科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减轻了经济负担。

这次攻克内镜尖端技术ESD,标志着我院消化的内镜诊治水平整体、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ESD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内镜下治疗技术,国内开展只有五年时间,这一技术需由高水平、训练有素的内镜医师完成。

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 治疗主要针对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法是在内镜黏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通过ESD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与外科手术相比,ESD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状和组织类型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既能保证肿瘤的彻底切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及其功能。

朱元民主任来到我院仅半年,就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克服人员磨合、设备缺乏等困难,先后独立开展了在ERCP、EUS等内镜技术,这次攻克另外一个内镜尖端技术ESD,标志着我院掌握了内镜诊治最顶尖的3E技术,我院消化内镜诊治水平整体、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E技术包括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US(超声内镜)、ESD(消化道黏膜剥除术)代表着消化内镜诊疗的最高水平。
朱元民主任不仅重视尖端内镜技术的开展,还就规范内镜操作,提高我院早癌诊断水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早癌筛查永远是内镜医生最重要的使命。但是,目前有痴迷于尖端内镜技术,而忽略早癌筛查基础工作的趋势。在朱元民主任的带领下,目前消化科已经常规开展卢戈氏液及靛胭脂等色素内镜检查、光学染色内镜检查、放大内镜检查等内镜早癌检查技术。同时,消化科还与健康管理部启动了体检人群消化道早癌序贯筛查项目。这些早癌筛查基础工作的开展和EUS、EMR、ESD等内镜诊治技术一起构成了早癌筛查、治疗的完整体系。(消化科 杨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