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人物风采

【十佳的故事】医疗战线上航天精神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2016-07-22
字号:

——记医院星级员工、急救部主任、急诊科主任王旭东

急诊科有这样一位学科带头人,他拥有外科、内科、重症和急诊多专业工作经历,又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对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热爱,他,就是王旭东主任。王主任紧跟当代医学前沿,带领急诊科不断前进,发展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地位、重视人才培养,提高职工幸福感……将急诊科打造成为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加强治疗、综合治疗四位一体的较完善的急危重症急救体系,并成为京西地区较大的急救中心。

王主任连续三年获得航天中心医院十佳专家的荣誉称号,并成为星级员工,这份褒奖是医院对他工作能力与水平的肯定,也是对急诊及重症医学快速发展的认可。
王主任作为急诊科学科带头人,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的践行者。他早已养成了浅睡的习惯,一年365天,时刻紧绷着救治生命之弦。自己数不清有多少次在睡梦中被叫醒,赶到医院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甚至为救治患者连续2周都不回家。“论辛苦的话,这份工作确实辛苦,但在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成就感面前,这点辛苦也就变甜了。”

在这片与死神搏斗的战场,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的指示灯一闪一灭。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他的身影在急诊的每个区域穿梭,不舍昼夜。一个紧急电话打来,王主任立刻飞奔到抢救现场,跪地进行心肺复苏,连续几个循环,忍受着腰间盘突出的疼痛,坚持不放弃,争分夺秒,患者终于出现自主心律。

一位4个脏器功能衰竭的内蒙小伙,慕名求医王主任,经过一个月紧张救治,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第二年的春节,小伙坐上一夜的火车,带着亲自包好的一箱粘豆包,千里迢迢给王主任拜年,感谢救命之恩,现场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感动得落下幸福之泪。

一位年过7旬的老奶奶被120送入急诊,全身严重紫绀、生命垂危,王主任赶赴现场,果断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立即给予静脉注射亚甲蓝,几分钟后,老奶奶转危为安,而在另一家医院同时中毒的患者就没抢救过来。

一名从三甲医院转来的患者,诊断为肝脓肿、感染性休克、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意识不清,病情危重。患者的儿子正准备登记结婚,听到父亲在医院抢救的消息,儿子要崩溃了。王主任连续2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也顾不上吃饭,组织多学科讨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经过3天全力救治,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稳定,脏器功能明显改善,成功脱机拔管。此时,患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着王主任竖起了大拇指。患者可以和家人正常交流了,这是送给儿子最好的礼物。(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