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心脏骤停150分钟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死而复生康复出院

发布时间:2016-09-18
字号:

9月12日,心脏骤停曾达150分钟的患者迈着矫健的步伐,在与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道谢告别声中康复出院了。回首与死神搏斗的那分分秒秒,不得不感叹急诊科人又创造了一次生命奇迹!

争分秒生命悬一线——抢救室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就是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把抢救室当作战场,每天都在为挽救生命与死神做着不懈斗争;他们见惯生死,却常怀悲天悯人之心,播撒航天大爱;他们把航天精神牢记心间,用实际行动展示着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风采。走进他们,聆听航天急诊科的故事,你能体味到不一样的感动。
8月5日上午8:40,120急救车呼啸驶入医院急诊科门前,急救车的车门打开,一位因“呼吸困难半小时,心脏停搏6分钟”的60岁女性被迅速推进急诊抢救室。
猝死”就是命令,急诊人对抢救生命有着与生具来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李东君主任医师、张海滨主治医师以及在岗的护理团队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抢救工作中:有人做胸外按压,有人连接心电监护,有人准备除颤,有人气管插管管理呼吸机辅助呼吸,有人建立静脉通路给药,有人采集血样送检化验和急约床边辅助检查,有人上报科室领导并启动科室人员紧急上岗……一场团队式与“死神”的战斗拉开帷幕!
王旭东主任、刘文海副主任及史海娜护士长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指挥抢救,紧急上岗的医护人员也快速到位,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他们当中有刚刚下夜班的医护人员,还没来得及吃一口饭,又再一次冲到了抢救一线!心肺复苏术在继续,1分钟、2分钟、3分钟……时间悄然流逝,10分钟过去了,12分钟过去了,8:52,医护人员终于等到了心电监护上那渴望的自主心律,可是还没来得及为小小的成绩高兴,患者的自主心律又消失了!“抢救继续,有效胸外按压不能停止!”—王旭东主任斩钉截铁的命令到。抢救仍在继续……20分钟过去,30分钟过去了,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心律。抢救室外面患者的女儿心急如焚,焦躁不安,拉着医护人员的手泣不成声的肯求到:“救救我母亲吧,不要让他离开我,不要让刚刚失去父亲的我再失去母亲……!”
所有这一切,让学科带头人王旭东主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抢救的紧急时刻,凭借睿智的临床思维,王主任迅速回顾病史和已完善的各项检查,发现了很多蛛丝马迹:患者既往健康没有心脏病的基础为什么会突然猝死?此次心脏骤停前为什么会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在自主心律恢复的一瞬间描记的心电图为什么会有SQT的表现?同时完善的心脏彩超为什么会提示右心房右心室略大?……种种临床迹象让王主任想到了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但在心肺复苏术持续进行的过程中,没有机会完善肺动脉造影和肺血管CTA检查的基础上,这样的结论也只是推断!如果这样的诊断是正确的,那么能溶栓吗?心肺复苏术下溶栓有效吗?溶栓后又能给患者带来多少获益和风险呢?……急诊人敢于担当的作风再次彰显出来,王主任一声令下:“心肺复苏术下,立即溶栓!”,急诊团队在指挥棒的引领下开始挑战生命的极限!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汗水已经湿透了抢救人员的衣衫,在此期间抢救团队又为患者采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支持手段,坚持总会让人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抢救坚持到150分钟的时候,患者终于有了所有人期盼已久的自主心律!生命体征稍作稳定,医护人员将患者转入了急诊病房继续后续治疗!
不放弃病患得新生——急诊病房接力
死神战斗的接力棒传递给了病房,如果说抢救室打的是一场攻坚战,那么急诊病房面临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保卫战。经过长达150分钟心肺复苏的患者复苏后的治疗更是困难重重,患者出现了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肝脏 、肾脏、胰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自主呼吸微弱,要靠呼吸机来支持,循环不稳定,要靠血管活性药物和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来维持,意识处于昏迷状态,需要亚低温治疗进行脑保护,其他脏器的损伤也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复苏后的24小时内,患者躺在病床上,死神一般的宁静,医务人员不停的穿梭于床边忙碌,治疗药物一滴滴地进入患者的体内,呼吸机、lABP监测仪、冰毯机等各种机器在支撑着患者的生命体征而工作。这样的患者即使心肺复苏术成功了,但他的生命还能坚持多久呢?
面对生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依然支持着医护人员继续前行!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一下,在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在白衣天使尊重生命精神的鼓舞下,在患者家属的全力配合下,病情每天都有新的好转变化!患者在心肺复苏术后第二天血压稳定了;这天是王主任的生日,他一大早就来到医院看患者,指导治疗,整整守护了患者一天,他的敬业精神和对病人的认真负责,患者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三天开始有了规律的自主呼吸,第四天对疼痛刺激有了反应,第五天患者奇迹般地苏醒了……各种治疗和支持手段随着脏器功能的恢复逐级递减,在短短10天内,升压药停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撤下来了,ARDS明显好转了,呼吸机脱掉了……此期间,在王旭东主任带领下,林财威副主任医师、刘伟主管医生为主要成员,王主任对患者高度重视,每天查房至少三次,经常夜里打电话咨询病情;二级医生林财威一遍又一遍,耐心向患者家属沟通,常常周末加班,及时了解患者动态;主管医生刘伟经常白班连夜班,连续72小时守护在患者身边。优秀的护理团队在史海娜护士长带领下,加班加点讨论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计划,并增设特护,专人负责,交接班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每天都细心做好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医护人员除了为患者治疗和护理,安抚家属焦虑的心情更是重要,这样的情感交流,胜似亲人。
经过150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经过短短10天的治疗,各项指标都在好转,医务人员总可以驻足脚步稍作休息了吧?可是他们没有,他们依然在思索,依然坚守在寻找病因的道路上:患者当时为什么会心搏骤停?如果病因没去除会不会再次出现心搏骤停?10天后,1项肺的血管CTA检查公布最终答案-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这与当初紧急救治的推断完全吻合,也证实了当初抢救过程中王主任溶栓治疗策略选择的英明果断!患者按照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进一步治疗,病情逐渐稳定!病人最终于9月12日痊愈出院。家人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赠送锦旗一面,写到:“争分秒生命悬一线,不放弃病患得新生”这面庞大的锦旗,诠释着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精神和真谛。
奇迹背后是坚持果敢、是精准判断、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守护,更重要的是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团队式抢救”、“多学科联合诊治”、“一站式服务”的先进理念。我们愿尽绵薄之力,守护生命,守护未来!(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