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人物风采

【十佳的故事】让口腔数字化创新之花光荣绽放

发布时间:2016-10-19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党中央、航天科工集团到航天中心医院,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已成为各级领导高度一致的理念。从国家层面而言,创新关乎未来改革发展的大局,从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说,创新是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践行医院“服务永恒 追求卓越”服务理念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航天中心医院的“创新”达人——口腔科崔广医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的发展,口腔医学的诊疗模式正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使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口腔治疗前检查、模拟与设计;辅助临床操作以及人造修复体的制作正逐渐成为现实。从2015年开始,中华口腔医学会确认了“口腔数字化”为整个口腔医学界未来三年的学术主题, “口腔数字化”的全盛时代正扑面而来。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作为医院重点建设的科室,在宫琳主任的领导下一直都坚持把“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作为科室持续发展的动力。
崔广医生2008年来我院工作,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目前担任航天科工集团“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医院团委副书记、口腔科修复专业负责人等职务,临床专业特长为种植修复、个性化前牙美学修复、口腔数字化新技术应用,在疑难种植义齿修复及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经验,临床成绩突出。
崔广医生积极参与口腔种植、口腔数字化及全瓷新材料等基础及临床研究,作为主要负责人申请并承担3项科研课题、1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国家级远程继续教育项目、6项北京市级继续教学项目。
2015年,他与人民军医出版社联合,主译《口腔种植体基台的临床设计与制作指南》,将这本世界上唯一深入探讨种植基台设计与制作的巨著引入国内。该书译者来自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多所著名院校,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产生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力。
2015年,他作为核心研究团队成员,参与开发了中国首台真彩口腔数字化扫描仪DL-100。该扫描仪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2015年9月,自主口腔数字化扫描仪获得了SFDA注册证,被中华口腔医学会的领导喻为“中国口腔数字化进程中的点睛之笔”。 崔广医生是国内首个运用该型扫描仪完成全程数字化修复(数字化印模、数字化设计与制作、远程传输)病例的医生。
2016年5月20号,在崔广医生的带领下,青年创新工作室团队再接再厉,完成了国内首例基于国产口内扫描仪+远程云端数字设计+椅旁数字化制作修复体的临床测试案例,这是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迈进全面数字化的关键一步,也是口腔科落实“双创”工作取得一项新的重大进展!该测试案例采用以最新一代三角快速成像的“闪焦”技术为基础的口内数字扫描仪,快速将口内牙齿的情况扫描记录为三维模型,远程传输或椅旁数字化设计后,形成研磨文件,使用数字化机床及新型全瓷材料直接加工出精确、美观的修复体,实现了临床患者“1小时戴牙“的目标。测试病例临床效果满意,将成为我国未来口腔数字化进程的核心解决方案,应用前景广阔。该数字化案例在中华口腔医学会2016年度北京国际口腔展学术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引起业界强烈反响与关注。

 在科研与学术的探索之外,崔广医生特别关注临床诊疗的质量与效果。口腔科的患者多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做好口腔修复的诊疗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更需要耐心、细心与爱心。

曾经有一位年迈的阿姨因为义齿折断无法使用,辗转多家医院无法解决问题,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口腔科。崔广医生热情接待了这位阿姨,仔细检查后发现旧义齿损坏严重,基本无法修理,只能重新制作新义齿,但是需要多次的复诊;而那时阿姨因为老伴病情危急需要照顾而没有时间。看着无法进食、苦不堪言的阿姨,他不顾加班的劳累,尝试了多种办法,终于为阿姨修好了义齿。事后阿姨制作了新的义齿,送来了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只有真正地把 “患者利益至上”的落到了实处才能真正的为患者解除病痛,这就是崔广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一直秉承的“三心”原则-“爱心、耐心与责任心“。

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保持优良的医疗质量与热情的服务态度,在科研与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他始终以孜孜不倦的精神与毅力刻苦钻研、奋发有为!崔广医生是航天中心医院倡导和践行“创新驱动”及“服务永恒 追求卓越”服务理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希望他这股“奋发有为、锐意创新、只争朝夕”的正能量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努力工作、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的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