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在线服务

健康知识

雾霾对各人群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6-12-02
字号:

l  对儿童的影响

颗粒物能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雾霾天气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而紫外线具有杀菌和抗佝偻病的作用。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因此在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增加,儿童生长减慢。

l  对孕妇与胎儿的影响

雾气中主要含各种酸、碱、盐以及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霾的组成更复杂,包括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颗粒、灰尘、重金属等等。雾霾对孕妇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危害呼吸道

雾霾微粒会直接吸入,最易伤及呼吸道功能,可引起肺炎、哮喘、咽喉炎、鼻炎、眼炎等。孕妈妈的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得病,对孕妈妈及胎儿都不利。

第二,危害心脏

雾霾天一般气压低,空气含氧量下降,人易出现胸闷、气紧。雾气潮湿寒冷还会造成冷刺激,引起心脏负荷加重等。近年研究表明,雾霾中过浓的微粒物会伤害心脏,一旦过量吸入,可引起心脏病突发,甚至导致猝死。

第三,危及胎儿生长发育

美国研究显示,生活在高污染环境下的孕妈妈娩出的宝宝出生体重降低9%,头围数减少2%。雾霾中常含有一些过敏颗粒、重金属微粒等,吸入过量有可能诱发孕妈妈过敏或中毒,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甚至畸形。

第四,影响孕妈妈情绪

雾霾天污染大,空气凝重,光线较弱,人体会分泌较多松果激素,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则相对降低,由此孕妈妈的情绪会变得忧郁沉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胎儿的生长。

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在雾霾天里孕妈咪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做好防雾霾的工作哟。

l  对老年人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3月25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每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中约八分之一或每年七百万人是死于空气污染,这使得空气污染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环境健康风险。对于人体各项机能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其健康问题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而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及尘螨等会引起这些疾病并加剧其症状。

1、老年人呼吸道粘膜萎缩,分泌机能减低,喉头的防御反应也较迟钝;

2、老年人支气管粘膜的纤毛上皮脱落、减少,纤毛的运动能力减弱;

3、老年人吞噬细胞的功能、支气管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都减弱;

4、老年人管壁变薄,血液供应不如青壮年时期;

5、老年人肺的弹性减低,呼吸肌收缩减弱,肺活量减少,每次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增多;

6、老年人咳嗽的力气较差,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尘埃不易咳出。滞留于气道内的分泌物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促进病菌生长,从而埋下了重大的健康隐患。

老人肺功能十分脆弱,雾霾中有害物质大都附集于细颗粒(PM2.5)上,会直接由口鼻吸入而进入肺部,引发上呼吸道感染,除导致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外,过量吸入还会引起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甚至肺炎等。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雾霾天病情更容易复发或加重。

心脑血管病是老人常见病。由于雾霾天一般气压低,空气含氧量有所下降,此时老人容易出现胸闷、气紧。加上雾气潮湿寒冷会造成冷刺激,还可能引起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研究表明,雾霾中过浓的微粒物会伤害心脏,一旦过量吸入,可引起心脏病突发,甚至导致猝死。

雾霾天气使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会导致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同时,雾霾颗粒的表面吸附较多细菌、病毒,还有可能加剧流感等病的传播。

雾霾中细微颗粒易被沾染在皮肤上,不及时清洗会引起过敏或发炎。老人泪液干涸,雾霾的细小颗粒进入眼内,会引起眼睛干涩、红肿、发炎等。

雾霾天污染大,空气凝重,光线较弱,人体会分泌较多松果激素,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则相对降低,由此,人的精神会变得忧郁沉重,当老人情绪不佳时往往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雾霾与肺癌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密集的城市人口、汽车尾气和工业燃料废气的排放使得城市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人类公害。雾霾使能见度降低,视野模糊,有时空气中还会散发一种怪味,这种极端天气其实就是大气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所导致。据文献报道,PM2.5中的多个成分具有致癌性或促癌性,如多环芳烃,镉、铬、镍等重金属。实验研究发现PM2.5的有机提取物和无机提取物也都具有致突变和遗传毒性。美国癌症协会主持的一项队列研究,对120万美国成人进行了长达26年(1982—2008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空气中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肺癌死亡率将升高15%~27%,且肺癌死亡风险在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中更高。这些是国外的资料,他们的特点是都是经过长时间追踪研究,才得出结论。

中医有句话叫“肺为娇脏”,我们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2~16次,每天呼吸2万余次,每天至少与环境要交换1万多次的气体。肺最重要的是肺泡,肺泡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把氧气输送到血管里,在血管里把二氧化碳弥散到肺里排出去,这是肺最重要的一个呼吸功能。肺的气管和支气管就像树杈一样,越分越细。颗粒越粗,沉积的位置就越高;颗粒越细,沉积的位置就越低,就趋向于远端。而PM2.5是可以直接通过肺部弥散到血液里,进而造成全身的影响。所以PM2.5对人体的损害除了会使呼吸感到不适,使原有的呼吸道疾病恶化之外,还使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雾霾肯定与肺癌有关系,但影响有多大,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的幅度等,我国国内也需要时间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PM2.5与室内二手烟

健康随烟而逝,疾病伴烟而生。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可是,我们在室内工作场所或者公共场所,或者家庭聚会,烟民抽着烟,其他不吸烟的人的就只能被动吸着烟民吐出来的烟雾。随着控烟法规的出台,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被动吸二手烟的情况明显好转,可是室内聚会吸烟现象依然普遍,二手烟暴露越来越多。

在常规的60平方米的居室里烟民连抽4支烟,监测一下室内的PM2.5,浓度也会“爆表”!连续抽2根烟,室内的PM2.5数值也能达到300-400。

     可见,有人吸烟,很快室内小颗粒物(PM2.5)就会剧增。烟草烟雾是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相比室外,我们一天中80%的时间在室内,室内空间狭小,通风差,在这样的室内环境我们如何生存?

l  室内小颗粒物主要来源---烟霾

  室内小颗粒物主要来自烟草烟雾,我们称之为烟霾。复旦大学研究表明,粒径在0.25~0.50微米的颗粒物的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对心血管影响尤甚,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室内烟雾的颗粒物更小,其远小于2.5微米,不到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因为它小,极不容易察觉,又极其容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您所有的器官,危害您的健康,导致疾病。

 烟霾除了自身可对身体带来的危害之外,烟霾小颗粒上还可以吸附各种卷烟燃烧产生的致癌物,如金属镉、烟草特有亚硝胺、多环芳烃、放射性元素等。

 

l  吸烟者,请珍惜您和你家人的生命

    吸烟者,首先请不要成为移动污染源,吸烟一定走出门外,支持室内无烟;尊重他人的健康权,也许她是你的家人,也许他是你的挚友,也许她是深藏在你心里的一份期待。别让卷烟和二手烟吞噬他们的健康,好好享受彼此的陪伴,正是你最大的期望;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不送烟;为了健康,戒烟,生命需珍惜,只有健康才是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关心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你。

 

l  戒烟好处 立竿见影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戒烟20小时后,心梗危险性降低;2天后,味觉、嗅觉敏感性增加;2个月后,自我感觉呼吸变顺畅、体力恢复、身上和口腔异味消失、牙齿变洁净;1年后,由于心脏病所致死亡风险降低50%;15年后,罹患吸烟相关疾病风险降至与不吸烟者相同。

    非吸烟者:要做到不尝试吸烟,不敬烟、不送烟;无烟环境的法律给了我们维护自身健康的权利,生命健康权与你同在,要学会拒绝。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我们要维护法律,敢说、敢劝。我们要充满爱心教育孩子不吸第一支烟,用亲情劝亲人戒烟。

 

l  三手烟的危害

烟民吸烟时一定要到室外,因为三手烟对健康同样具有危害,会影响呼吸道有疾病的家人和朋友,特别是影响体表面积很小的婴幼儿。吸烟时把烟雾、烟草中有害物质遗存到客厅的沙发上、烟民的头发上、衣服上,也会把居室、客厅都打造成三手烟室。

室内污染来源有二手烟、三手烟、房屋装修材料的污染和厨房油烟污染。首先要减少二手烟和三手烟的污染,减少室内吸烟,就算家中没有其他成员在,也同样不要再室内吸烟。并且回家时要尽快洗澡洗头,及时换洗刚才吸烟时穿的毛纺织品。

 

l  劝导戒烟四原则

维护法律,我们要劝阻别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劝导要有爱心,劝导要有技巧:

1.  关爱而非歧视,因为吸烟是一种成瘾性疾病 ;

2.  制止而非迁就,为了别人和自己的健康;

3.  劝导而非斥责,用温和的方式达到目的;

4.  鼓励而非冷漠,对方熄灭卷烟及时表示感谢。

 

 

改善室内空气:减少厨房油烟、减少室内装修污染

室内的PM2.5超标有时并不逊色于室外。那什么是室内pm2.5的主要来源呢?吸烟、厨房油烟、装修材料释放有害物质都是室内PM2.5三大来源。

减少厨房油烟

1)  控制油温 减少油烟

一般情况下,精制橄榄油发烟点为200℃,色拉油为230℃,而传统的炒菜温度基本都会超过200度。所以我们应改变原有的烹饪习惯,油温别太热,在做菜时尽量将油温控制在200度左右(以油锅冒烟为极限),这样不仅减少油烟,还使蔬菜中的营养得到有效保存。

2) 少放油 把握好油量

建议做菜少放油,尽量利用食材本身的油脂来烹调,蔬菜类仅添加少许油即可。尽量使用中小火,不仅容易控制温度,还有利于保留食材原来风味。需要提醒的是,油量要保证不糊锅,否则不仅对保护环境不利,还会加重污染。可以酌情使用不粘锅,或多使用电磁炉、微波炉等厨具,选择煮、炖等不易产生油烟的烹饪方法。

3) 不要使用反复烹饪的油

在选购食用油时应选择一些质量有保证、杂质少的油,以避免不好的油在烹饪过程中产生更多有毒物质。

4) 改变烹饪方式 多煮炖

平时可以多用一些煮、炖等不会产生油烟的烹饪方法,减少煎炒菜和油炸的次数,这样也是减少油烟的有效途径。

5) 炒菜时开启油烟机 保持通风

做好厨房的通风工作,炒菜时,一定要打开吸油烟机或使用无油烟锅,烹调结束后,要开窗通风至少10分钟。

厨房是妇女经常活动的场所,也是家庭室内环境中最大的污染源。厨房中排放的油烟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具有强烈致癌性的苯并芘等许多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常用食油加热到270℃左右产生的油雾凝集物,可导致细胞染色体的损伤,这也是家庭主妇容易衰老和多病的原因之一。美国一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指出,中国妇女患肺癌比例高的原因是厨房中的环境污染所致。

减少室内装修污染

在装修房间时,卧室、卫生间、窗台和厨房用石材或者大理石装修装饰的家庭越来越多,石材里面有氡污染,氡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仅次于烟草。室内装修污染主要来源于房屋建筑材料、油漆、漆器、胶合板或三合板。新居刚刚装修结束,一定要保持勤通风,每天保证15分钟以上的通风。还没有装修的家庭,要尽量选择人工合成的,而且通过环保部门认可的绿色装修石材。

妇女更易受到装修和家具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和厨房油烟污染三大室内污染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下一代。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家庭和写字楼装修中和工作场所中各种油漆、涂料和胶黏剂释放的苯污染容易影响女性健康,甚至直接影响孕妇的胎儿发育。有专家以1500名妊娠分娩的女工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低浓度的芳香烃有机溶剂污染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不良影响,可使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和新生儿孕周明显缩短。另外,调查发现,装饰材料和家具中的各种人造板的游离甲醛不仅是可疑致瘤物,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妇女月经紊乱和月经异常,当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每立方米在0.24至0.55毫克时,有40%的适龄女性月经异常。

随着职业女性在办公室里工作时间日益延长和各种电器的普及,电磁辐射充斥室内空间,直接影响到妇女的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由于能破坏人体特别是妇女固有的生物电流及其磁场,进而引起体内的生态平衡失调,使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妇女易出现头痛、乏力、疲倦、烦躁、易激动、失眠等症状,甚至引起生育畸形和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