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工作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杜继臣院长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7-07-14
字号:
近日,国际宇航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2017年新增院士和通讯院士名单发布。航天中心医院院长杜继臣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生命科学部院士,同时担任生命科学部2017~2019届理事会理事。
国际宇航科学院是非政府性的国际学术组织,由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倡导,于1960年8月16日成立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由世界各国航天领域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组成的国际航天学术组织。其目标是鼓励以和平为目的的宇航开发;表彰在相关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提供项目使院士通过项目为国际宇航事业做出贡献;在先进的宇航科学领域开展合作。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分属4个学部:基础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院士由在航天学的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科学分支中做出卓著贡献的个人组成。
杜继臣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职业病学等方向的专业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在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航天工作者健康干预和医疗保障等方面造诣深厚,是航天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和航天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担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是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二届残疾分类研究专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和神经内科分会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是《中国航天临床医学》编委会总编辑,《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第一届编委会编委,其学术水平和技术造诣受到业内专家广泛认可。杜继臣博士参与、主持完成了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在临床医学研究、职业病学研究、医院管理等方面成果丰硕。在国内较早组织并创建了“卒中单元”,研究发明的“脑梗塞超早期的药疗加高压氧治疗”新疗法为国内首创。探索研究太赫兹在人体组织监测领域的应用,针对性地进行航天工作者睡眠障碍、原发性头痛、心理状况等方向的课题研究和健康干预工作。获得中国国家级和省部级管理创新成果和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高水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医院办公室 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