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分泌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您知道补钙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字号:

 

   钙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内。当机体缺钙时,一方面因缺少构成骨的原材料而导致骨代谢向骨溶解方向加强;另一方面,血钙下降到阈值将导致甲状旁腺分泌亢进,增加骨吸收。两方面因素均可导致骨量减少,所以缺钙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钙剂的补充是骨质疏松最基本的治疗。如何才能合理规范补钙,同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注意一:钙剂选择要合理

  钙剂品种繁多,按其成份可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酸钙。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等。有机酸钙主要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等。无机钙的含钙量较高,但大都溶解度低,胃肠道刺激较大;有机酸钙一般体溶性较好,但是钙含量偏低。

  选择钙剂时,应结合人群特点及所合并的疾病。比如:

  1、缺乏胃酸者基本不吸收无机钙,老年人常胃酸分泌减少,因此建议大于65岁、胃酸缺乏者服用有机酸钙如枸橼酸钙,普通人群的补钙当选含钙量高的无机钙如碳酸钙;

  2、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宜选用碳酸钙、枸橼酸钙、醋酸钙,既可补钙,也可作高磷血症的磷结合剂,以降低血磷浓度;

  3、柠檬酸钙增加肠道铝吸收,服铝剂者禁用;

  4、醋酸钙易致血压升高,不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和心功能不全者。

  长期服用一般钙剂,如碳酸钙,会引起血钙和尿钙浓度升高,会增加尿路草酸钙结晶、结石形成的风险,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就尤为严重。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补钙,建议选用枸橼酸钙。

注意二:用量用法有讲究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 mg,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对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 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 mg,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 mg。

  确定剂量前,还应测定患者血钙、尿钙水平,结合患者饮食中钙的摄入量综合考虑,以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国成人每日摄入钙的最大允许量为2000mg。补钙后,建议每3月检测1次血钙和尿钙浓度,如发生高钙血症应停药,尿钙增加需减少钙剂剂量。

  服用钙剂,一次大剂量顿服,不如分次服用的吸收率好。可以早晚各服用1次,或采用每天3-4次。常用的碳酸钙在酸性环境下吸收更好,碳酸钙与食物一起服用时,由于食物的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多,有机钙无需胃酸活化,不必与食物同服。同时注意,含草酸多的蔬菜(菠菜、苋菜)减少钙的吸收,尽量避免与钙剂同用。

注意三:“黄金搭档”不可缺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降低骨折风险有益。在补钙的同时,维生素D作为“黄金搭档”不可或缺,也是基础治疗。

  虽然有些钙剂中加入了维生素D,但其剂量远远不够。我国相关指南推荐普通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IU/d。普通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可用活性维生素D代替补充,如骨化三醇(每日0.25-0.5μg)。

  临床同用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时,也应3个月监测血钙和尿钙1次,酌情调整剂量。建议有条件的医院酌情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其数值等于或高于30ng/mL可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