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开创2018】基地救治 争分夺秒
近日,医院紧急救治了两位突发心脏疾病的某试验队工作人员,再次成功为航天科研生产保驾护航。
1月14日上午10时15分,基地某试验队食堂负责人在购买蔬菜时突发不适感,持续10余分钟症状不缓解,自行乘车去往当地513医院就诊。上午11时10分,试验队队医我院神经内科医生郁军超赶到病房,通过观察、询问和查看患者心电图后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队医郁军超立即向医务部李成义主任做了汇报。医院党委书记张向群、副院长刘宗明指示医务部立即启动基地医疗保障应急预案。刘宗明副院长安排心脏医学部丁春华主任、张萌副主任及时与基地沟通,给予技术指导,要求郁军超医生服从基地领导安排,全程参与、陪同患者诊治,及时与主管医师商讨病情。同时紧急安排心脏医学部靳维华主任医师立即乘坐飞机赶往基地现场指导抢救。
由于当地医院条件限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情况下,队医郁军超又乘坐借调外院急救车转运病人前往300公里以外的酒泉人民医院。经过近3个小时长途转运,下午4时到达酒泉人民医院。患者于下午4时20分进入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术中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狭窄90%。队医郁军超与患者家属、主管医生和主任共同商量治疗方案,决定先行球囊扩张术,如狭窄明显改善,后期再行支架植入术,如球囊扩张效果差,立即给予支架植入术。下午4时45分,医务人员为患者行球囊扩张2次,右冠狭窄无明显改善,存在梗死面积扩大、危及生命风险,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给予支架植入术。
心脏医学部靳维华主任医师年逾60岁,她接到院领导指令后,1个半小时内收拾好紧急赶往首都机场,于1月14日晚上10点到达兰州机场。她不顾疲劳,未进晚餐,立即乘汽车连夜赶往700公里外的酒泉人民医院,路途中不间断与基地队医郁军超联系,了解患者情况,并给予治疗指导。1月15日凌晨5点到达医院后,靳主任医师立即查看患者,与基地领导、患者主管医师、主任沟通,指导患者的抢救工作。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
1月15日,也就是靳维华主任医师到达酒泉后第二日,基地试验队另一队员出现胸闷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肌酶学指标,队医郁军超考虑患者存在急性心肌病变可能,及时向靳维华主任医师、医务处作了汇报。院领导指派靳维华主任立即参与到该患者的治疗中。在前一晚未能休息的情况下,靳维华主任医师从酒泉出发,行程近300公里赶往基地。靳维华主任医师和队医郁军超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当地医院仅有的简单检查后,考虑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可能。结合患者病情及当地医院实际情况后,靳维华主任医师决定亲自陪同患者返回北京行进一步检查治疗,队医郁军超继续留在基地提供医疗保障。1月16日上午,靳维华主任医师陪同患者陈光乘坐空军值班飞机安返北京,医院派出专车直接从机场接往心脏医学部进一步治疗。
此次对患者紧急救治,得力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及心脏医学部医生的远程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使患者病情得到及时准确判断、有效治疗,手术最终成功。此次成功救治,再次体现了医院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为科研生产保驾护航,利用医疗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为国防军工和航天事业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技术服务,同时也为我院后续外场试验队员的救治工作提供丰富的借鉴经验。(医务部 刘冠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