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强化医学人文理念 学习叙事医学知识
每一位病人的背后,都有一段触动心灵的故事,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到底了解多少?我们是否愿意去了解,去倾听呢?近期,第二门诊部利用中午时间,全员开展了“学习叙事医学知识,倾听病人叙事,书写平行病历”的系列讲课。《叙事医学 尊重疾病的故事》这本关于叙事医学的奠基之作,通过20名医护人员的精辟讲解,围绕着一个个讲述生命的故事,让我们对人文医学、叙事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照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平行病历也称人文病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丽塔·卡蓉提出并发起的。她提倡医者把从医过程中正规病历之外的细枝末节、心理过程乃至家属的感受都记录下来,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这恰恰与“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理念合为一体。《叙事医学 尊重疾病的故事》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叙事医学、医学的叙事特征有哪些,一段段经典的平行病历告诉我们每一种疾病都是以故事的方式展开的,而倾听故事内容与临床技术救治同等重要。
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在睡梦中逝去,在他的住院病历中除了一份医学描述病历,还有一份平行病历,记录着医者在老人床前倾听他经历磨难,经济贫困的往事,也记录了医者为这位老人所承受的痛苦触动,继而促使他帮助老人减轻痛苦和经济负担,最终尊重老人的选择这样一份特殊的病历描述。当我们越来越了解患者,也就会知道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这就是医学人文。其实,人文是医学本来就有的,只是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暂时丢失了它。现在的医学越来越倚重仪器、检查,少了温柔的接触,患者的病历记载着与疾病相关的专业医学术语,却找不到一句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知,在拥挤的门诊,我们看到的多是焦虑烦躁的病人,因为对于大多数不懂医的患者,他们在疾病面前,在面对生命的脆弱时常常无所适从。所以作为医者,我们一定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倾听、做好解释、急患者所急,理解患者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与信任。不管医疗技术多么先进,也不管人们花费多少金钱,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可能治愈每一个病人。面对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让病人有尊严地活着,可能病人最需要的;面对慢性病患者,像家人般的关注,提供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健康的问题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
平行病历通过各种形式的“疾病叙事”,帮助医务人员走进病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唤起对生命的尊重,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与进取心。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医者,当病人握住你的手,把自己内心深处最不愿意说给别人的话,讲给你听的时候,这是一份怎样的信任?如果能把信任转化为一种温度,再回馈给病人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温暖的回报,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温暖着日益冰冷的医患关系。
在医学发展迅猛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也要关注医学发展新态势,叙事医学,强化医学的人文理念,提供了一种可观的手段来弥合当今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生与自身之间的差距,照亮我们共同行进的医学道路。
上一篇: 急诊科王旭东主任聘为北京市急诊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
下一篇: 老年医学二科启用移动护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