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神经内科与外周血管介入科共同治疗一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重症患者

字号:

  1月17日中午,我突然接到神经内科徐依成医师的电话,“我科监护室有一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该患者老年男性,呼吸机通气,能否介入手术?”我立即赶往神经内科。

  患者是位患有多种疾病的高龄患者且呼吸机通气,胸腔闭式引流,该患者突然出现左下肢发凉,急查超声显示左侧股动脉未见血流,急性栓塞可能性大。到底该怎么治疗?是保守抗凝?还是积极介入手术取栓?请示外周血管介入科丁明超副主任,并与神经内科徐医生积极协商,为了挽救患者肢体,避免截肢风险,并征得患者同意,建议在呼吸机支持下,急诊行下肢动脉腔内取栓术。

  神经内科提前在导管室准备好呼吸机,备好氧气袋、监护仪及皮球,安全护送患者到导管室,丁副主任及导管室人员早已在导管室等候。一切紧张有序进行,造影显示双侧髂总动脉高度迂曲成角,左侧髂动脉伴反向V角形成,且左侧髂外动脉以远未见动脉显影,提示左侧髂外动脉以远基本完全栓塞。若不急诊手术,患者必然将面对急性下肢坏死、截肢、感染、肝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的结局。这时患者血压在80/45mmhg左右,患者病情极度危急,丁明超主任及徐依成医师积极应对,有序加强内科治疗,最终患者血压得以稳定在130/80mmhg左右。通过造影我们已明确患者手术入路仅存在右侧股动脉,但必须要完成对严重迂曲成角的双侧髂总动脉段翻山操作才得以进入病变的左侧髂外动脉;我心底里捏着一把汗,这种迂曲角度的导管鞘翻山技术成功率很低而且风险极高,极可能无法完成翻山操作或出现血管痉挛、穿孔、撕裂等恶性并发症。丁明超主任沉着应对,娴熟的操纵导丝,采用“伴轨”导丝导管技术顺利的将导管鞘翻山操作入左侧髂动脉栓塞段近端。接下来丁明超主任熟练沉稳的进行一切的操作,顺利开通闭塞病变,引入相关器械,一步步紧锣密鼓的有序进行着,术中取出大量血栓,再次造影观察患者下肢血供基本会正常,血流速度正常,肢体皮温升高,效果立竿见影。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通过两个科室的密切合作,成功救治了危重症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体现了我院的综合医疗实力。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管理必将对推进医院技术创新与进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