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京蒙医疗帮扶闯出新模式 展现新天地
“总有一些特殊的时刻,让我们铭记;总有一些别样的情怀,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特别的举措,让人敬佩。这样的感动,这样的情怀,这样的举措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精彩呈现着。”这是近日科右前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写给海淀区卫计委的一封感谢信,其中的一名主人公就是医院急诊科刘伟主治医师。
2018年11月1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卫计委及科右前旗旗政府领导共同见证下,在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建立航天中心医院“急诊急救与重症医学专家工作站”,刘伟被聘为旗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并负责专家工作站工作,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支援和技术帮扶,这是一种全新的医疗帮扶模式。
刘伟医生到达科右前旗医院后迅速开展工作,首先是梳理流程,第二天早交班就明确了急诊科医护早交班流程及要求。同时及时了解急诊科目前的人员结构、科室布局、急救设施设备、院前院内抢救流程、患者人群及存在的问题,与急诊科张宇亮主任及迟明华护士长沟通后,率先启动急诊科心肺复苏单元建设、POCT单元建设。
其次是技能培训,为普及心肺复苏这项最基本的急救技能,保证就诊患者的生命安全,营造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的良好氛围,在全院开展了《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为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建立起基于区域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开展了《卒中中心建设与急救绿色通道》专题培训,共培训800余人次。在科内课程中围绕急诊科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患者病情评估展开,同时开展医护人员呼吸机使用专项培训、开展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讨论,完成兴安盟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毫无保留、手把手的带教使急诊科的医生全部熟练的掌握了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经皮气管切开术。
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平时的专项培训学习后,急诊科医生的底气足了, 心气活了,尤其在急诊科、ICU、肾内科联合成功救治的一名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及成功抢救一名心脏骤停近五小时的病人的时候,刘伟医生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俨然成为当地急诊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工作成绩的取得,必将得以回报。在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召开的2018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及学术交流会上,科右前旗副旗长乌兰亲自为我院刘伟医生颁发了特殊贡献奖,这也是我院在参加对口支援任务中第一位受到当地表彰的医生。
正如信中所说,只有心有群众,才能真有行动。也正如很多人问刘伟医生在抢救病人时为什么这么坚持,他说:“我觉得这个病人还有机会,我们作为医务人员需要给他一次再活的机会,无论结局如何,但我们努力了”。这就是我们的支援专家,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体现了高素质。严守纪律,安心挂职,不抛弃、不放弃,踏实干事,体现了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计名利,不讲条件,体现了医者父母心的高尚情怀以及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急诊科一场又一场抢救危重病人的画面一次又一次续写着生命的奇迹,京蒙医疗帮扶有太多的收获让我们感动,太多的改变让我们惊喜,让我们牢记使命,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