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
小小起搏器 为生命保驾护航
近日,老年医学一科成功救治一名心脏停跳、反复晕厥、原心脏起搏器电池耗尽的病人。
4月4日下午5点,正值清明小长假前夕,大家正准备忙完手头工作下班回家,此时病房收入一位78岁老奶奶,护士将病人安置卧床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时,发现心电监护提示心脏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最慢心室率只有18次/分,血压185/92mmHg。
易忠主任立即查看病人,判断是个起搏器完全依赖的患者,但目前起搏器电池耗竭已经不工作了。还能否程控?电极是否需要重新安装?是用异丙肾维持还是临时起搏?老人家非常躁动、临时起搏电极导线很可能脱位,而异丙肾或严重的传导阻滞都可引起室速、室颤危及患者生命。抑或紧急更换起搏器?如果旧的电极导线废弃不能用了,手术将会变得异常复杂……易忠快速思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起搏器安装。这样的时间,这样一个病人,特别考验人。
病人奄奄一息,家属心急如焚。经过短暂而缜密的思考后,最终易忠决定立即给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这是一台需要多部门联动配合的急诊手术。
随着小长假节的来临,各科室即将进入休假模式,随后的电话铃便成了工作的集结号。接到电话的各相关科室、相关人员紧密配合,立即行动。老年医学一科主任医师高云、李向楠医生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门诊护士以最快的速度从家赶来,把程控起搏器的仪器拿出来。急诊科主任王旭东秒借临时起搏器;当时心导管室正在手术,介入手术室立即同意我们过去。护士长李芳、护士梁老师都是应该休息且约了重要的事,但为了病人,全都放弃休息,主动留下来陪着工作到晚上10点多。心导管室的刘海艳、林高阳、王燕飞等精心准备好各种起搏器械,协助手术。在易忠主任的统一指挥下,手术助手李向楠医生将病人安全转运至介入手术室。就在进门的那一刻心电监护显示频发室速,患者命悬一线。手术室内一群天使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手术室外家属在不停的来回走动,焦急的等候,祈祷亲人能度过此次难关。
要在原起搏器的基础上另一侧植入新起搏器,在临时起搏器保驾下,要给患者从对侧造影,但上腔静脉入口处有血管狭窄,患者又是一个体型偏胖(180斤)的老太太,且有反复发作的室速,患者自身心律、室性心律、临时起搏心律及起搏心律交织在一起,术中困难不断、险象环生……但最后都被一一化解了。术后,患者各种不舒服立马消失,笑容重回脸上。患者第二天下床,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回家。家人非常感激:感谢航天中心医院救了我们老妈的命!
介入手术室、心导管室、老年医学一科、门急诊科在关键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团结协作,使病人起死为生,给病人、给航天中心医院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一篇: 影像科AI家族又添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