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园地
【抗疫日记】看发热门诊青年党员医生怎么说
医之为术,于生民之用最切。致敬所有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你最近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接触过来往武汉的人,是否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有没有接触过发热或者流感病人……”这是发热门诊医生的常规诊疗步骤,我们一边详细询问病人的流行病接触史,一边按照传染病患者预检分诊流程图有关规定对病人进行登记、检查和诊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刚入职不久的青年医生,我应尽自己所能冲在前线为医院的传染病筛查贡献一份力量。
早在1月初,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报道之初我们就紧绷着弦,抓紧学习不明原因肺炎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了解目前报道病例的分布和临床特点和每天的变化趋势。当流感季和武汉肺炎共同到来之时,我努力平衡好自己的心态,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为全院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尽自己力所能好的一点努力。防控疫情,这是我们作为医务人员的职责。从1月中旬到1月底,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轮流倒班,24h不间断,没有春节假期,没有除夕团圆夜,有的只是防控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我不敢打电话向父母哭诉疫情的严峻,我唯有自己加油打气,在空闲之余给父母报平安。由于值班全程穿隔离服不能带手机,穿脱隔离服的过程会导致感染几率增加,再加上口罩、隔离服、防护服短缺,我们尽量节约使用,尽量不上厕所,不喝水,嗓子干了哑了,只能在吃饭的间隙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持续在密闭的隔离服和口罩护目镜的狭小空间内导致鼻梁、脸颊充满了红色的印迹,我们始终坚信,再坚持一下,阳光总会到来。
自从网上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每天接诊的大多是心情恐慌的患者,我也从一名医师迅速转变成心理治疗师,因为我知道,有时去治愈,总是去安慰,常常去帮助。有时候,医患之间的交流就是心灵的交换,你的一句话可能会让患者的情绪瞬间好转。记得大年初一的凌晨,一个患者不发热,但内心恐慌,气短,胃痛,便来到发热门诊。我和她聊了许久,她瞬间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说:“医生,谢谢您,我感觉我现在哪里都不难受了,胃也不疼了,呼吸也不困难了。感谢您医生,白衣天使,就是因为你们的辛劳付出才能让我们患者心安,祝您新年快乐。”听到后我心里暖暖的,大年初一值24h班的劳累烟消云散,有时候,医务人员需要的就是相互理解,我们永远会为患者考虑。
疫情发生这小半个月以来,我们每天上班前各种互相加油打气,内心虽然难免焦虑,在患者面前我们却总要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我们坚信,这场战役必胜!
上一篇: 航天中心医院党委倡议书
下一篇: 共产党员的战斗风采在这里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