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工作动态

医疗技术

疾控处就在身边

来源:党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2-12
字号:

疾病预防控制处,简称疾控处,承担着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的重任,却是一个大家都不太熟悉的科室。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航天中心医院疾控处挺身而出,彰显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疫情形势日益严峻的时刻,总有人想到,疾控处在哪儿?其实,它随时就在我们的身边。

现场随时到达

1月21日中午,医院遭遇首例疑似病例,需要紧急处置。疾控制处长、党支部书记王志忠立即赶到,协同医务部李成义主任等一同组织会诊,明确诊断,并同时向海淀区疾控中心进行汇报,配合区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样本采集,指导隔离流程和消毒,及时反馈检测结果......对疑似病人的现场处置,是疾控处的核心任务,只要有需要,疾控处的工作人员就随时到达现场。

尽管不像发热门诊医生那样总在与发热患者直接打交道,但疾控处的同志只要面对患者时,都至少是疑似病例,所冒风险不言而喻。

疾控处不只参加医院内的疫情防控。航天中心医院有一个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属地化、网格化管理的要求,疾控处还要全力配合社区中心所在街道开展传染病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为属地居民阻击疫情贡献力量。为此,疾控处积极走进社区开展培训,指导居家观察和消毒等。

1月30日大年初六,接到通知,辖区某居委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疾控处立即行动,王志忠亲自带队前往家访指导。“我是处长,又是党员,我上!你们离远点。”在去的路上,王志忠对毛海红等同事们说。大家一阵感动。王志忠穿上防护服,来到密接者家门外,面对面地对密接者进行了专业指导,耐心讲解居家医学观察的注意事项及消毒知识等。后来得知,那天居家隔离的密接者中有一人被确诊了。

为加强疫情防控管理,1月23日医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4个专业组,疾控处是疾控组的组长单位。疾控处积极落实医院党委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专项培训,加强工作督导,促进全院职工强化防控意识、掌握相关防控知识。

2月6日8:30,王志忠又随医院主管领导和专家督导组到临床去检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了,而他前一夜一直忙到转钟凌晨一点多。“这几乎是一段时间以来的常态,职责所在,必尽全力!”王志忠语气坚定地说。

疫情就是命令,只要有需要,疾控处的同志就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指导 就在身边

大年初四夜里10点多,一个急促、焦虑的声音从王志忠主任手机里传来:“我们病区有一个发热患者,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但治疗几天了不见好转,您是不是给指导排查一下疫情啊?”

在医院出现确诊病例以来,疾控处的同志们一天要接到好几个住院病区来的咨询电话,王志忠也常在深夜接到这样的电话。

大家十分理解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心情。过惯了平安生活的我们,平时总觉得传染病离自己很远。当气势汹汹的疫情扑面而来,对它的了解又十分有限时,哪个医务人员面对发热患者时不多一层焦虑和考虑呢?

疾控处的同志们十分耐心地随时给予临床指导。说是指导,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抚。医院严把入口关,对每一名要收住的患者都严格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疑似病例排查,同时加强病区探视管理,做好医务人员自身防护,风险已大为降低,可以按照医疗流程规范开展诊疗工作。但有疾控处多一份指导,后方病区的医务人员就少了一份顾虑,多了一份安心。

疾控处4名职工,春节轮流值班。除了值班,只要有需要,不管身在何处,做着何事,都是一个电话就投入到工作中来。共产党员张琳,一年前做过大手术,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只要知道有任务,总是立即响应。“我是党员,不能以自己的身体为借口临阵退缩!”张琳说。作为军嫂的毛海红,比一般人更懂得疫情就是命令的意义,尽管孩子正值高三的紧要关头,也总是随叫随到。“我经历过2003年的SARS,再经历一次也没什么!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孩子还小的张雪潇说。

王志忠从大年三十至今,基本上天天在岗,且24小时待命,工作到凌晨一、二点是常事。“王志忠主任是疫情发生以来,最辛苦的人之一。”自己就是大忙人的急诊科主任、主诊医师王旭东也不禁为他点赞。

春节要过成“劳动”节了!王志忠节前的一句玩笑话,是疾控处的工作写照,更反映的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报表 也是防控

疾控处日常负责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收集与统计上报工作。信息的准确及时报送是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了,但在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这看似简单的信息收集与报送工作,却繁杂又异常重要。

工作不仅琐碎,时间节点性还尤其强。从1月20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国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管理。根据传染病管理法,要在2小时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因疫情防控需要,各方面经常要求急报相关数据。除此以外,每天9点、10点、15点、16点要分别向不同口上报不同的信息表。大年初六起,每天6点要准时向海淀区疾控中心上报疫情信息,这个任务王志忠主动扛在了自己肩上。

报表不只是被动地等待信息,有时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所在街道辖区人口达到10多万,不论什么时间,只要有密接者信息传来,疾控处就要马上逐个核实。有的密接者不接电话,就得反复联系。有的不承认有密接史,并且对疾控处同志的身份表示质疑,都要一一解释,再耐心提示疫情的严峻性、自我隔离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通过细致的工作化解密接者的猜疑,争取到自觉的配合。

可以说,信息报表本身就是疫情防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这个平凡岗位上,疾控处的同志们平时默默地谨守职责,而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疾控处的同志们就在身边,与大家一起奋战疫场,尽显航天白衣战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