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人物风采

第一个”三天”

来源:社区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12
字号:

2月6日,正月十三,离我下班时间还有十个小时,在这不平常的三天里,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1月28日,正月初四的晚上,手机护士群里出现了一条护士长发送的紧急招募医学观察点的微信:医务人员请大家自愿报名。我迅速扫过这行字,不加任何思索,第一个报了名。随后,我拨通了王会颖护士长的电话:“17年前非典期间,我在隔离病房工作过56天,面对新的疫情,我相信我最有经验。我的孩子长大了,身边也没有老人需要照顾,我可以全身心的工作。护士长,让我上吧!”护士姐妹们摩肩接踵地报名很快就占满了屏幕。护士长最后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知道这是护士长对我充分信任,我一定要完成好这次任务。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了,我时不时都会翻看一下手机,就连晚上也得一个小时看一眼,生怕耽误而错过了时间。

1月31日正月初七下午的15:42,我接到主任的电话,16:30在某地开紧急会议,于是我从家中匆忙赶往开会地点,会议时间100分钟左右,我全程举着手机录像,深知这次培训会议的重要性,我要将全部资料留存反复学习,以便工作中应用。

2月1日正月初八,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手机突然响起,主任通知我30分钟内赶到医学观察点现场。我急忙冲下公交车,打车迅速赶往医学观察点。主任和护士长陪我们一起在医学观察点确定房间设置、规划接诊流程、筹备物资。

我们三天轮换上岗。准确上岗时间是三天后的8:00.当我再次坐上回家的公交车,我拿起手机通知了我的爱人和儿子。不善言辞的爱人电话打给我:“家里有我,你自己要注意安全。”懂事的儿子马上给我发了爱心红包“爱你,老妈,身体健康!”都是短短的几个字,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相信有他们的支持我一定能平安完成任务。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几年,家人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他们默默的支持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家人。

入驻医学观察点工作的第一天,第一位被观察人员对单独居住观察不理解,我多次与其交谈沟通,耐心讲解必要性, 经过2个多小时不厌其烦的指导,被观察者才逐渐平复了暴躁的情绪。我们接受的第三位被观察人员是一位流浪人员,他不会自测体温,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处。我们指导他测完体温,把体温表放门外凳子上,我再用消毒液将体温计消毒后,查看读数。测一次体温差不多用一个小时,在测量过程中,观察者还经常出现把体温计的头夹反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没有烦躁,而是耐心面对,一次又一次地讲,一遍又一遍地教。

 

三天的时间忙碌而有序,逐步不断完善的接诊流程,更加熟练地操作步骤,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在医学观察点工作期间,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和街道的领导们、航天中心医院党委、工会领导都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慰问,送来充足的防控物资和生活用品及食物。科室主任、书记和护士长也多次到站点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协助解决困难,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科学应对,胜利完成任务。姐妹们也时刻关注着我们,纷纷发来温馨的问候,让我们时刻感到科室的温暖。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始终在一起。

我们有信心,恪尽职守,保证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