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科室园地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字号:

亲爱的爸、妈:您们好!

您们看到这封信时,应该很惊讶吧,细想,这还是第一次以书信的方式与您们沟通,是我写给您们的第一封信。

时间就像柳絮般飘落,凋零的落叶经不住秋风的摇曳,一片,两片转眼间,我在你们的精心抚养下长大了,我也就像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但始终有跟无形的线牵引着我,那就是你们对我的牵挂。上次回家已经是一年前,本来今年春节我已经订好了初五回家的机票,这本来也是我工作五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但是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打乱了归家的计划,当我打电话说回不去了的时候感觉爸的语气里有一丝落寞,但是马上安慰我:“姑娘,没事的,好好工作,注意防护”。我知道您很希望我能回家过年,但是在疫情面前还是希望我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爸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北方男人,但是明事理。我是独生女,爸妈从小就什么都尽量满足我,工作这些年来,由于工作性质很少回家,基本一年也就能回家一次。记得第一年回家,您一夜没睡,和我聊到很晚,早上早早就把早饭做好,看着我吃,你笑着说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看见了就踏实了。当时心里五味杂陈,想说以后我就留在你们身边吧,多一些陪伴,和您说那我不走了,您马上说那可不行,你上了这么多年学,在这个小镇子能干啥,不用担心我们,踏实去干你的工作。

 

在疫情爆发第一时刻,医院成立应急大队,记得当时在食堂吃午饭,护士长接到一个电话,神情严肃,挂断电话后说医院应急大队成立了,如果来本院就诊疑似病例超过三例隔离病房就要启动,话音未落,在场的同事纷纷主动情愿,护士微信群里短短十几分钟四十多名护士主动报名,其中也包括我。护士长综合考虑决定派我去,下午就集合进行防护培训。

由于疫情在北京防控得当并没有大规模爆发,所以隔离病房一直处于备用状态,但是急诊、发热门诊的同事们一个多月来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工作中,院领决定从每个科室抽调医护进行轮换,我第一时间主动报名,第二天就在急诊上岗了,第一天下班后我才给您打电话说这件事,当时您说谁家的孩子都是孩子,也不能一直让人家又辛苦又危险,去是应该的,一定要注意防护,安全回来。

感谢您的理解,我知道您和我说的时候很平淡,但是妈说您那几天都没睡好觉。

日子在匆匆忙忙中度过,来急诊已经快两个星期,记得刚来的第一天一个心脏骤停的六十多岁老年男性,120电话指导家属心肺复苏,但是来到急诊仍无自主呼吸,来到急诊抢救室后立即胸外按压、气管插管、除颤、开放动、静脉通路,一气呵成。来时患者肢端已经出现花斑,结膜水肿,但是在我们的有效救治下病人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到了下午患者意识恢复,转至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爸,您看生命多神奇,我们每天从死神手里抢人,这一刻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也不禁感慨急诊的同仁们比我们真的辛苦。爸,胜利就在眼前了,等疫情结束我一定回家陪陪您,珍惜身边的一切。最近脑子里总会浮现小时候的画面,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广袤无际的草原上,随着叔叔数着吃饱归家的羊儿。似乎工作后我再也没有这样快乐过了。后来见过无数的夕阳,却再也没有一个能与之媲美。但是现在我收获的却是内心的满足,因为自己使他人获得健康的满足!只有社会这个大家庭和谐、稳定我们每个人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坚信新冠肺炎很快就会过去的,并且满怀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在灾难来临之际,一定不会退缩。

老爸,请您放心,作为一名有五年工作经验的呼吸科护士,我会做好防护,也一定会平安归来!你在家也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非必要,不出门,出门一定带好口罩,勤洗手,交谈保持一定距离 ……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您这样配合疫情防控的人,我们才能尽快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呼吸科  孙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