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分泌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骨质疏松知识问与答

字号: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据调查我国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人数为6944万, 低骨量人数约2亿1千万。

  二、骨质疏松有哪些表现?

  1、疼痛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可出现骨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疼痛多见,严重时翻身、起坐、行走困难,疼痛占患者的70%~80%。

  2、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时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3、脆性骨折  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即可发生骨折,常见部位有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发生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

  三、诱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老化  绝经女性和65岁以上人群,为骨质疏松症的易发人群。50岁以上的女性,经常腰酸背痛,即使轻微外伤也会发生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在作祟。

  2、雌激素缺乏  女性雌激素减少可加快骨量的丢失,这也是绝经后女性特别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饮食缺钙  钙缺乏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有关资料显示,每天钙摄入量不足600毫克的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4、体重低者  体重低者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特别是女性患者中,瘦小的女性因脂肪组织少,雌激素水平较低,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5、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饮酒、吸烟会影响骨骼健康。咖啡、茶、可乐等饮品中含有咖啡因,过量摄入后有利尿作用,可导致尿量增加,而身体的钙可随着小便排出体外。

  6、遗传性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家族史等。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从种族方面的研究看,白种人比黄种人和黑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7、缺少运动  适量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及减少或延缓骨量丢失。运动还可使肌肉发达,促进骨形成和增加骨强度,能有效保护骨骼免受骨折。

  8、患有某些慢性疾病  如患有内分泌代谢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病等疾病。

  9、药物因素  使用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肝素、炔雌烯醇、异烟肼、含铝的抗酸药均可诱发骨质疏松症。

  四、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检测?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论是否有其他危险因素。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男女成年人。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男女成年人。

  5、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代谢疾病或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8、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结果阳性者(见表1)。

  9、OSTA结果 ≤ -1的人群(OSTA指数=(体重kg-年龄)×0.2)。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建议行BMD检测。

  表1:IOF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的父母有没有过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cm)?

5.您经常大量饮酒吗?

6.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者肠炎引起的)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士回答:你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只要其中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

  五、骨质疏松的危害是什么?

  1、骨质疏松症最为严重的后果是骨折,脊柱骨折会造成背部疼痛、身高变矮、驼背;腕部和踝部骨折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活动能力;髋部骨折多数需要住院治疗,半数患者需要全天生活护理,20%患者在家需要他人照顾。一旦发生髋骨骨折,1年内约有15%~20%的人会因为各种并发症(如静脉血栓栓塞、感染)最终死亡,存活的患者中有50%致残,行动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骨质疏松症还可加重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问题的程度。

  六、骨质疏松有哪些预防措施?

  1、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

  2、均衡饮食:足够的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富含钙、限盐。

  3、保持合适的体重,体重太轻更易患骨质疏松。

  4、坚持日常适度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

  5、适当户外活动,增加日照。

  6、采取防止跌倒的各项措施。

  7、正确使用预防性药物。

  七、如何科学补钙?

  1、钙剂:正常成年人补充 800 mg /d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1000 mg /d

        我国老年人食物摄取约 400 mg /d

        需额外补充元素钙: 500-600mg /d

  2、含钙丰富的食物(mg/100g)

乳类

人乳30,牛乳104-120,奶酪799

软水含钙1.5-6mg/100ml,硬水含钙6-14mg/100ml

海产品

虾皮991,蚌肉190

菌藻类

海带(干)348,紫菜264,黑木耳247,白木耳36

坚果类和豆类

花生284,榛子104,大豆191,豆腐104,豌豆195

蔬菜

含钙丰富,但吸收率低。竹笋142,苋菜142,菠菜165

骨骼中(羟基磷灰石)

不易溶出,每碗1.9mg,而且含铅量高

中药

含钙量高,但溶出度小,每剂不足10mg

  3、药物中钙元素含量:碳酸钙(40%),氯化钙(27%),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醋酸钙(22.2%)。

  4、钙剂的正确服用方法:

  ①分次服比一次服吸收量多;

  ②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利于吸收,适合于低胃酸者;

  ③如胃酸分泌正常,主张两餐之间服钙剂,因钙剂与饭同服会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④咬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⑤睡前服,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八、如何选择和补充维生素D?

  1、普通成年人 200IU(5μg)/d

      老年人 400~800IU(10~20μg)/d

      治疗骨质疏松可以达到的剂量800~1200IU/d

      理想补充效果的判断:血清25OHD≥30ng/ml(75nmol/L)

      注意: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

  2、普通维生素D与活性维生素D的区别

普通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

营养补充

药物治疗

对维生素D缺乏患者有效

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活性维生素D缺乏和抵抗的病人均有效

经肝、肾羟化酶激活,其转化效力受羟化酶数量和活性限制

不需肾脏羟化激活,直接补充活性维生素D缺乏

对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患者不增加1,25-(OH)2D(骨化三醇)的浓度

升高活性维生素D水平,从而降低PTH水平,减少骨吸收,并促进骨形成

对于活性维生素D缺乏(肾1α-羟化酶被抑制)和维生素D受体(VDR)数量下调或活性下降的患者,普通维生素D治疗无效

通过诱导不同靶器官VDR的生成、并提高与活性维生素D结合,以弥补受体不足这两方面的作用,有效治疗维生素D抵抗患者

  九、如何选择抗骨质疏松药物?

  1、单纯补钙或维生素D不能替代其它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2、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时机:

  ①发生椎体脆性骨折(临床或无症状)或髋部脆性骨折者;

  ②DXA骨密度T-值-2.5,无论是否有过骨折;

  ③骨量低下者(骨密度:-2.5<T-值<-1.0),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发生过某些部位的脆性骨折(肱骨上段、前臂远端或骨盆);

  --FRAX工具计算出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骨折发生概率≥20%。

  (DXA: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3、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种类:

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促进剂

其他机制类药物

中药

*双膦酸盐

*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骨碎补总黄酮制剂

降钙素类

 

维生素K(四烯甲萘醌)

淫羊藿苷类制剂

雌激素

 

锶盐

人工虎骨粉制剂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RANKL抑制剂

 

 

 

  *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