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防治老年焦虑症,请您跟我做
马水亭
精神心理疾病不分年龄,老年人也有可能中招,且往往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容易忽视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为身体不舒服只是自己年纪大了,而心里不开心只是因为儿女不在身边所以情绪低落,从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病情加重后,部分老人甚至会有自残、自杀等行为倾向,这已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
在外打拼、很少回家的你,有没有注意到家里老人情绪、行为的改变呢?
如何改善焦虑症状?
一、老年人可以自己做的:
1、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要心宽,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2、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而不应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当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时,心理上产生的新的体验有可能驱逐和取代焦虑心理,这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方法。
3、自我放松:如果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另外还可以运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天空飞翔,你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你的面颊…
4、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积极的户外生活、参加老年大学、加入老年俱乐部等,可以开阔视野,及时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可以减少焦虑的发生,缓解焦虑症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对于老人的心理健康也大有好处,保持愉快而丰富的生活可以消除孤单与寂寞,陶冶情操。
5、药物治疗。如果焦虑过于严重时,还可以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心理调节。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以尽快恢复。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心理学专家或有关医生进行咨询,弄清病因、病理机制,然后通过心理治疗,逐渐消除引起焦虑的内心矛盾和可能有关的因素,解除对焦虑发作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和精神负担。
二、作为子女可以做的
1、充分陪伴与沟通
无论多繁忙,也要找时间与长辈多联系、勤沟通。“空巢老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往往更为严峻,老年人在情感上有时候表现的更像小孩,子女不在身边可能引起极大的不安。孩子们偶尔打个电话,能极大地缓解老人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2、倾听他们的想法
老人容易抑郁焦虑,很大的原因便是觉得自己跟社会脱节,有被遗弃感。年轻人一句“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会对老人心理上造成更大的伤害。子女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发表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想法。有了被需要感和参与感后,老人的心情也会改善很多。
3、鼓励他们
在语言交流上,对他们多一些表扬和鼓励,表现出对他们的依赖,一来可以让老人觉得自己被子女需要,二来也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和子女之间还有共同话题,不会因为自己变老而被冷落。
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可以请教他们生活上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做一道菜、如何缝补衣物等,虽然网上都能查到,但仍然可以问他们。老人有了新的兴趣爱好时对他们表示肯定和支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