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急诊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散步
有氧更时尚

字号:

大城小镇,走起来

  与近年来广为流行的喧闹广场舞相比,散步算是一种清静、养心又健康的运动方式。它,既古老,又时尚。

  有氧慢运动自古以来中医就强调运动。张主任指出,生命在于运动,动就比不动要健康。这些理念从中国古代中医就已经形成。比如中医说的养形,养形的根本就是运动,动静兼修就能达到“形与神俱”,这是锻炼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中记载,站得太久会伤害骨骼,走路太久会伤害韧带。我们的运动一定要有度有节,动静结合,行劳不倦,方能有益于健康。古代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享年87 岁。乾隆帝无论前一天晚上忙到多晚,第二天都会黎明时起床,在御花园里散步,吐气纳新一个时辰。

  无界运动,全民运动 

  散步已经成为很多人晚饭后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无论是对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抑或小朋友,都大有裨益。如果家里有孕妇,养成散步的习惯,更有助于顺产。可见在适应人群上,散步没有任何的限定或者界限,可谓是一种全民运动。

  散步时,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散步究竟有哪些好处呢?张主任介绍说,在运动时,身体各个部分,从重要器官到每一个小细胞,再到我们的情绪,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 心脏 规律的运动会让心脏增重、心肌细胞增加、室间隔厚度增厚,心脏功能进而增强。由于心肌细胞占心脏细胞总数的1/3,但体积却占了3/4,因此心肌细胞变壮是心脏变壮的基础。运动能使心肌细胞变强,这也是心脏得以强壮的原因之一。以往人们有个误区,认为强度大的无氧运动最好。而实际上,高强度的无氧运动主要是训练肌肉,并不能强壮心脏,反而是散步等缓慢的有氧运动更能真正呵护心脏。

  ★肺部 散步能够增加肺活量。据统计,成人的肺约由7.5 亿个肺泡组成,是负责呼吸的主要器官。平时,我们呼吸所用到的肺泡数量还不到1/3,而规律地散步时,身体会动员更多的肺泡来参与,以获取更多的氧气。此时,呼吸的频率会增加,深度会加深,通气量也会快速增加,最大可达到每分钟130~150 升,同时还能增强肺的换气功能。

  ★肠胃 众所周知,散步有助于增强食欲和消化功能,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从而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其实不单单如此,有研究表明,散步可以增加心脏的泵出功能,加大心血输出量,改善外周循环,促使更多的血、氧进入肠胃道,有助于减轻胃肠道潜在的缺血问题。同时,它还能加速机体脂肪的消耗。

  ★ 骨骼 散步可以增强骨质,改善骨骼结构,调节所承受的压力、张力,从而使骨骼更强壮。散步还能增加骨密度,每日行百步,能很好地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及代谢,延缓骨细胞老化。对于关节不好的人,散步尤其适合。散步是呵护骨关节的最佳运动之一,既不增加膝关节负重,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情绪 走起来心情会变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张主任告诉我们,人心情的好坏,同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直接相关。而大脑在运动时会产生内啡肽,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内啡肽因此也被叫做“快乐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减轻压力和不快。如果家人饭后一起散步,还能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更有助于家庭和睦。

  给散步爱好者的三点贴心建议

  ★运动是身心一起练

  在慢运动中,更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动形、调息的协调统一。散步时应尽量专注,调匀呼吸。带着这种认知去散步,身心会更舒畅。

  ★尽量放松,张弛有度

  散步也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放松、深呼吸相交替,不要一直走。散步结束后也可以进行伸展运动、拉筋训练。

  ★散步讲究细水长流

  散步本身运动量适中,但频率却不低,贵在坚持。一般持续15 分钟以上的运动对于心肺更有益,建议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持续30 分钟以上。运动的时间以个人方便、便于坚持为宜,不强求早晨。链接散步,可以让你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能够让你在拥有健康的生活规律的同时,更深入、更细致地认识、欣赏你所生活的城市,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在散步的途中,也可以偶尔小停片刻,仔细观察,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