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检验新项目:难辨梭菌感染及A&B毒素检测
难辨梭菌是自然出现、形成孢子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肠道内,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重要致病菌。
难辨梭菌相关性疾病(CDAD)目前被定义为抗生素治疗诱导的院内感染,为导致腹泻和结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约20%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由难辨梭菌产毒素引起。由于产生的孢子使细菌具有耐热、耐干燥、以及多种化学物质(包括消毒剂)等特性,因此极易造成院内爆发感染流行。
自2003年以来,欧美多国相继出现大爆发流行,已经成为继MRSA、ESBL等之后造成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头号超级细菌”。2005年以后,欧盟及相关国际相继出台国家级强制措施要求监控难辨梭菌的院内感染情况;2010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及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也发布《难辨梭菌感染临床应用指南》。相关国家及国际卫生组织也提醒各级医疗机构重视这一人类健康的新威胁。
难辨梭菌的致病原因
难辨梭菌的致病是由于其释放肠毒素A和细胞毒素B。只有释放毒素A和B,或者只释放毒素B时才导致患者出现症状,通过细胞毒素对肠细胞的破坏、对肠神经元的影响及免疫反应的加强引起腹泻,不产毒素的菌株不引起临床症状。
抗生素治疗、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引起肠道正常菌群紊乱,从而导致难辨酸菌的暴露、定植、大量繁殖。目前认为任何抗生素或者质子泵抑制剂大量、长时间使用,均可诱发难辨梭菌相关性疾病(CDAD)。
难辨梭菌相关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1)90%伪膜性肠炎(PMC)
2)中毒性巨结肠
3)结肠穿孔
4)腹膜炎、败血症等
5)罕见死亡
我院检验科已开展难辨梭菌AB毒素检测
方法: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ELFA)
标本送检要求:
1)新鲜大便样本,留取后1小时内送检
2)以医院获得性腹泻患者为主
3)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急性加重
4)临床怀疑可能感染的风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