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科普知识】婴儿缺钙的特征有哪些?
征婴儿缺钙的特有哪些?
- 多汗:总能听到年轻的妈妈诉说宝宝睡着以后头部出汗,即使气温不高,也会出汗,并伴有夜间啼哭、惊叫;哭后出汗更明显,还可看到部分婴幼儿枕后头发稀少。千万不能小看这个不痛不痒的小毛病,这是宝宝的缺钙警报!机体缺钙时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夜间多汗都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调有关。所以,妈妈要考虑及早补钙。
- 厌食偏食:婴幼儿不爱吃饭,不知给父母增添了多少烦恼。现在儿童厌食、偏食发病率平均高达40%以上,且多发生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宝宝。钙控制着各种营养素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着吸收营养素的能力。人体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钙,如果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 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多见于2岁前的宝宝,有的到儿童或成人期发展成急性、慢性湿疹,或表现为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多发于头顶、颜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宝宝患病时,哭闹不安,患病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然后变成水疱、糜烂、结痂,同时在哭闹时枕后及背部多流汗。专家认为,钙参与神经递质的兴奋和释放,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镇静、抗过敏的作用,在皮肤病治疗中,起到非特异性脱敏效果。
- 出牙不齐:牙齿是人体高度钙化、硬度高,能够抵抗咀嚼的磨损、咬硬脆食物的器官。如果缺钙,牙床内质没达到足够的坚硬程度,咀嚼较硬食物就困难了。宝宝在牙齿发育过程缺钙,会造成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或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容易崩折、过早脱落;一旦牙齿受损就不能在修复了。
怎样对宝宝进行日光浴?
阳光中有两种光线,即红外线和紫外线。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人体活动功能。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皮肤里一种叫麦角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骼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冬天出生的宝宝及人工喂养、双胎或多胎的宝宝更应多进行日光浴。
室外日光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穿适当的衣服,让宝宝的全身皮肤尽量多接受阳光。但不要让阳光直接照晒宝宝的头部或脸部,要戴上帽子或打着遮阳伞,特别要注意保护眼睛。在阳光强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灼伤皮肤。夏季日光浴可选择在上午8时以后;冬季可选择在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以前。每次从3-5分钟逐渐增加到8-10分钟,一般每天3-4次。日光浴后要给宝宝喂些果汁或白开水等。日光浴时注意不要让宝宝着凉。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有病时应停止日光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