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急诊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京蒙医疗扶贫进行时,专家工作站模式帮扶一直在路上

字号:

  2020年9月11日,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王旭东主任及刘伟主治医生一行再次来到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一是对工作站相关工作进行回访,另外是提前谋划工作站第三年帮扶目标。两位专家在当天下午为科右前旗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了急诊急救知识培训,王旭东主任讲述专题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切皆有可能》,主要围绕成功的救治病例、前沿的急救技术、成功的科室管理建设理念、科室文化等方面做了精彩分享;刘伟主治医师以《“针尖上”起舞》为题通过分享一例成功的ECPR(体外循环心肺复苏)抢救病例,逐步从基础生命支持技术、高级脏器支持技术、生命支持监测技术等去描绘急诊穿刺技术在急危重症病人救治中的重要角色。两位专家的精彩授课不论从急救技术上还是从科室管理等方方面面都为当地医护人员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发展方向、新的前进动力。

  2018年11月19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及科右前旗旗政府领导共同见证下,在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建立航天中心医院“急诊急救与重症医学专家工作站”,王旭东主任被聘为工作站首席专家,刘伟医生被聘为科右前旗医院急诊科兼ICU执行主任并负责专家工作站具体工作,协助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加强医院人才、技术、临床专科等核心能力建设,提高医院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与医疗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惠及前旗人民。这是一种全新的医疗帮扶模式。

专家工作站帮扶目标“一年打基础”

  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为专家工作站模式帮扶第一年度,此阶段主要通过专家至少每季度亲临工作站一次及常年派驻执行主任对科室进行科学规划、导师制带教“一对一”人才培养、手把手新技术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举办学术会议等使科室发展一步一台阶,环环相扣,打破了常规性、命令性的支援方式,实现从“粗放式”帮扶向“精准化、精细化”的支援发展,变成了专家我建站,我支援、我负责、出成绩、见成效的坚定承诺,为当地医院更好地承担县域内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打造出了一支专业技术精、服务能力强的医疗团队。专家工作站模式让对口支援帮扶工作成绩显著,帮扶工作成绩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及当地医院的广泛赞誉,专家工作站常驻医生刘伟获得了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庆祝建国70周年卫生健康工作“特殊贡献奖”及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特殊贡献奖”。

专家工作站帮扶目标“

  从2019年12月份开始为专家工作站模式帮扶第二年度,此阶段主要是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分批次来京进行进修学习。前旗医院急诊科董志宏医生是第一个在专家工作站模式下来航天中心医院学习的医生,他说:“通过半年的进修学习,经过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各位老师的指导,让我进一步熟练掌握了各种抢救技术,包括床旁血滤管植入术、深静脉置管术、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的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腹腔闭式引流术等各类急危重症抢救技术,感谢京蒙帮扶的政策,感谢航天中心医院的帮扶,虽相隔千里,但仍学习了这么多宝贵的知识和珍贵的医疗技术。我定会加倍努力,不负众望,将所学所见带回去,不忘初心,一切为了患者,为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另外,近期也连续从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急诊科传来好消息,通过专家工作站前期的技术传授,疫情期间前旗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在半年时间里独立成功抢救复苏8例心脏骤停的病人,也成功实现了专家工作站“两年有起色”的帮扶目标。

专家工作站帮扶目标“三年上台阶”

  从2020年12月份开始将为专家工作站模式帮扶第三年度,此阶段除了继续专家定期亲临工作站指导及接纳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进修以外,将进一步把首都大医院先进的医院文化、管理理念、医疗技术、人文思想逐步渗透并扎根科室,最终实现医院及科室管理、技术同质化。

  “急诊急救与重症医学专家工作站”在京蒙对口支援帮扶工作中闯出新模式、展现新天地,有太多的收获让我们感动,太多的改变让我们惊喜,让我们牢记使命,为脱贫攻坚,继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