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误吸-老年人的生命威胁

字号:

 

                                                                                                                                                                           袁丽鋆

误吸——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脏器功能减退,长寿老人误 吸发生率高达50% ,明显高于低于90岁的人群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自主饮食较为困难,且多存在机械通气,其误吸发生率58.33%。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存在恶心、呕吐和胃食管反流等症状,其误吸发生率为54.54%。

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吞咽能力都与误吸的发生相关。

一、什么是“误吸”?

误吸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

1、显性误吸

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气急甚至发绀、窒息等表现,继而发生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已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从气管切开处,咳出胃内容物及食物也属显性误吸。

2、隐匿性误吸

由于疾病、年老或睡眠等原因,导致咳嗽反射通路受损或迟钝,在发生少量或微量误吸时,患者当时没有刺激性呛咳、气急等症状。

二、误吸的危害

误吸是老年危重病人经口进食时常见的并发症,若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及时的救治,可引发吸人性肺炎或加重肺部感染,致使患者的病程延长和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

 

 

三、误吸的危险因素

1、     年龄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吞咽功能:吞咽功能障碍是导致误吸的主要原因,脑血管病变、帕金森等疾病可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误吸。

3、     进食体位:老年患者的体位与误吸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鼻饲体位在15~30°,会增加反流物及分泌物逆流的机会导致误吸;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等都会增加误吸几率。

4、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

5、     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者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对气道内的分泌物和误吸入气管内的食物或异物不能及时咳出,造成误吸。

 

 

四、误吸的预防

摄食前评估

 

预防措施:

1、误吸知识宣教

对家属及陪护进行误吸相关教育:包括识别误吸发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认识哪类患者有误吸危险,预防误吸的方法等;

2、清洁口腔

餐后应进行认真细致的口腔清洁,以防止口腔内残留食物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发生误吸;应尽早进行吞咽康复等;

3、尽量坐位进食

意识清楚老年人进食时,应保持体位舒适,尽量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轻度屈曲,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保持此种姿势半小时左右。意识障碍者,取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或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嗜睡的老年人,宜在餐中和餐后保持坐位;床头角度30~60°能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

4、细嚼慢咽

健康老年人进食提倡细嚼慢咽;对吞咽功能不全的老人在喂食时需注意速度,在喂下一口时确保上一口食物已经吞咽入胃;避免进食汤类流质(包括水)及干硬食物,应将食物做成糊状。

5、鼻饲

对反复发生误吸的老人可以行鼻饲治疗,进食前要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应确定在胃内后方可注入,以防误灌;每次灌注前检查胃内残留液,如残留液多时应暂停进食;鼻饲食物的量每餐不宜过多;注入的速度不宜过快,以15~30分钟喂完为宜;温度在40℃左右较合适,以免冷热刺激而致胃痉挛造成呕吐;

6、进食前充分咳嗽

对呼吸功能不全的老人,如咳嗽、多痰、喘息的病人,进食前要鼓励患者充分咳痰,最好吸氧15-30min,以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导致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