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啤酒+海鲜=痛风套餐?
同时恰逢螃蟹肥美的季节,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少不了海鲜,配上冰爽啤酒,想想小编口水都流出来了,但是,经常有人吃完海鲜喝完啤酒于是痛风发作,有人会说,海鲜中大量含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它经过代谢之后会转化为尿酸,尿酸过多会导致痛风,比如,痛风性关节炎之类,所以一定要少吃海鲜,尤其不要边吃海鲜边喝啤酒。 这是真的吗? 于是,这条饮食搭配禁忌几乎世人皆知,与其他传说的饮食搭配禁忌不同,不能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只是它并非问题的全貌。
痛风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想要明白痛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高尿酸血症这一名词的含义,因为痛风发病的基础就是高尿酸血症。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天产生的尿酸处于一个代谢平衡状态,其中80%的尿酸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生,称为内源性尿酸,另外20%由进食食物(尤其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产生,称为外源性尿酸。正常情况下,尿酸通过肾脏排泄或是肠道分解代谢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平衡的状态。 当机体内肾脏排泄或是肠道分解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又或者是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都会引起尿酸代谢平衡失调,造成体内尿酸水平过高。 而长期血尿酸水平过高,便容易导致尿酸盐沉积在机体关节组织当中,当高尿酸引起关节组织出现炎症时,痛风便开始发作了。 海鲜中确实也含有相当多的嘌呤,不过嘌呤在食物中是广泛存在的并非只存在于海鲜中,一般而言,海鲜、鱼以及各种肉中往往含有比较多的嘌呤,而动物内脏如肝、肾、脑等部位含量更高,甚至,有一些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对于痛风病人而言,吃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都可能引发症状。
“吃海鲜不能喝啤酒”的原因
常见的解释啤酒中含有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导致嘌呤转化为尿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虽然啤酒生产中使用的酵母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但是酵母的用量本身很小,啤酒中的维生素B1含量其实非常低,相对于人体所需,啤酒中的维生素B1完全可以忽略,而且维生素B1的吸收,还会受到酒精的抑制。其次,嘌呤转化为尿酸是正常的代谢并不是不吃维生素B1就能够避免的,而且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B1则问题更加严重,有一些文献中提到维生素B3会加剧痛风的出现,啤酒中的维生素B比B1多一些,不过跟人体的正常需求量相比也并不是问题。 另一种解释是说,啤酒中的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会跟跟尿酸竞争排出途径影响了尿酸的排泄,这种说法是合理的,不过,不仅仅是啤酒和海鲜凡是吃了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各种肉)再喝酒,在理论上都会导致这样的后果,酒精本来就是增加痛风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吃不吃海鲜没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痛风病人吃海鲜(以及各种肉,尤其是动物内脏)和喝酒都可能加剧症状,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几万人的饮食习惯和痛风病例的出现进行了12年的追踪,结果是出现了几百个痛风病例,把这几万人按照日常饮食中,肉或者海鲜的量平均分成五组,对比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吃肉或者海鲜最多的比吃的最那一组人比吃得最少的那一组人痛风发生率大概要高一半。 简单而言也就是,吃肉最少的那组出现大概100个病人,而吃肉最多的那组中则出现150个病人,对于健康人而言这种风险的增加程度大致跟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增加的某些癌症的风险相当饮酒的影响也与此类似。
“吃海鲜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
对于本来有痛风症状的人,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是应该避免的,海鲜只是其中一类,甚至不是最高的,任何酒精饮料更是应该避免的,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健康人,则完全取决于对口腹之欲与健康的权衡,如果要“绝对安全”,那么比海鲜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以及含量与海鲜差不多的各种肉都要少吃,而喝酒本来就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跟吃不吃海鲜无关,在增加痛风的风险之外,它还有许多其他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