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航天心科普】耳垂褶皱提示心脑血管病?快看看你的耳朵
耳垂皱褶(earlobe crease,ELC),是耳垂上出现的耳屏到耳垂后外侧缘约45°延伸的褶皱,至少占总耳垂长度的1/3。ELC作为一种常见体征,在临床检查中很容易注意到,研究发现,耳垂皱褶征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标志。因此,ELC可作为早期临床前物理诊断体征,用于筛查心脑血管疾病,并及时干预、预防恶化。
ELC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耳垂皱褶征与冠心病相关,关于ELC 研究的荟萃分析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证据均提示,ELC 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2014 年发表的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公布了在普通人群中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了10885 名无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访35 年,发现ELC 和缺血性心脏病[ 相对风险(RR)值分别为1.09,95% 可信区间(CI)为1.01~1.18] 以及心肌梗死 [RR 为1.09,95%CI 为0.98~1.22]相关。在对年龄和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调整后,也证实了耳垂褶的出现与CAD或MI的风险增加有关。
-
在中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双侧的ELC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比值比(OR)为3.408,95% CI 为2.235~5.196)]。部分研究者认为ELC 与心血管事件不独立相关而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如一项对3155 名中国人ELC 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ELC 并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而和年龄相关。
-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ELC与CAD的患病率,程度和严重程度显着相关(使用冠状动脉CTA评估),具有高敏感性(78%)和阳性预测值(77%),但特异性低(43%)。
总体而言,大量研究证实了ELC的存在与CAD风险增加相关,ELC因此可以认为CAD的可靠的临床标记物。
ELC与脑血管疾病
关于ELC与脑血管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量的研究提示ELC与脑血管疾病显著相关。其中,一项针对1000名受试者的单盲横断面研究表明,双侧ELC与多种心血管事件,包括CAD、脑血管事件(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多元分析显示, ELC与脑血管事件之间存在关联(比率1.45;95%置信区间1.08至1.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3%和70%。双边ELC也与单独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较高相关(比率比1.67,95%置信区间1.1至2.51)。
ELC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待明确
尽管诸多流行病学证据证明了ELC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但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ELC是一种获得性体征,婴儿和儿童中罕见,随年龄增加,该体征愈加常见。但何种因素导致了耳垂皱褶形成,何种机制将其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目前虽然有一些可能解释的说法,但仍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具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小 结
耳垂褶皱较易识别,虽然不能替代客观的检测方法,但可为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提供重要参考,不失为普遍筛查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体征。
-
Pacei F, Bersano A, Brigo F, Reggiani S, Nardone R. Diagonal earlobe crease (Frank's sign) and increased risk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Neurol Sci. 2020 Feb;41(2):257-262. doi: 10.1007/s10072-019-04080-2. Epub 2019 Oct 23. PMID: 31641899.
-
郭宇超.耳垂皱褶征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3):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