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医学影像科“十一五”发展分规划
在医院“科教兴院、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医院得到飞速发展,“十一五”时期,是我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 “十一五”发展规划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五年规划。医院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在新形势下科学地统筹谋划医学影像科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对保持科室及医院的可持续稳步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巩固科室几年来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五”期间工作回顾
在“十五”期间,医学影像科年平均完成经济指标约为1300万元左右,基本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医疗指标,圆满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桥梁课教学任务。现正在进行的院级科研项目两项。
在“十五”期间医学影像科完成了核磁共振的更新换代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普通放射更新和新购置了床边机、照相机、CR、DR、直接数字胃肠等检查设备,使我科设备水平逐渐接近和达到了同等规模医院的较先进水平。随着医疗技术发展,CT机急需更新。
近几年,我科从外院调入2名主治医师,使我科人力资源配置渐趋合理。逐步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合理的梯队体系,为我科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但高级职称紧缺。
我科的管理工作随着医院的“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千分制考核等工作而逐步完善。但因管理经验等因素,还存在着粗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医学影像科是一个主要依靠检查设备发展的科室,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的发展变化,受到的冲击很大,主要体现在大型设备收费逐渐降低,收费项目逐渐减少,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完成医院下达的任务较难完成。科室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较早,在协作单位及患者中口碑较好,再次来科检查患者较多等方面,这是我们要保持和继续发扬下去的。进一步开拓市场,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是科室发展动力源泉。
三、“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提高整体诊断水平;注重梯队建设;开展新技术;医教研齐发展;最大程度满足临床需求;建设一流医学影像科。
(二)发展原则:
有利于医学影像科的发展;有利于为临床、为病人服务;有利于医院的整体发展。
(三)发展目标:
力争在“十五”期间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指标。“十一五”初期经济收入达1451万,年增长率9%,五年总收入8708万。“十一五” 末期达到2000万。全面培养医师队伍,磁共振、CT、普放各专业技术共同发展,把医学影像科建设成为北京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一流的影像科。加强科研工作,较好的完成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各项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医疗工作
1、为提高科室整体诊断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联系北京市各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并与其保持密切的联系,采取参观学习、学术讲座、专家会诊、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诊断体会等多种方式,促进诊断技术的提高。
2、继续加强科内业务学习,主要采取科内讨论和定期小讲座以及请外院专家(主要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讲课等形式。
3、在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院内外各项业务学习,尽量保证不同阶段不同级别医师能有足够的参加继续教育机会,尤其是中青年医师。
4、有计划的合理的安排科室人员参加各类不同层次的学习班。
5、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体系和监督考核办法,不断地严格制度、严格检查、严格训练,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由专人负责、全员参与。
6、进一步完善医学影像科RIS系统建设。
7、加强全员的市场意识,牢固树立并真正形成病人就是上帝的理念,确保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改变过去的陈旧观念,形成依靠技术提高效益的理念。争取医疗投诉及医疗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争取为零。
8、进一步完善梯队建设,争取能够达到按专业分组,形成人人有专长,对常见疾病正确诊断,对疑难病例提高诊断准确率。
9、拟引进64排螺旋CT机,并开展心脏、冠脉检查;开展急性脑血管意外灌注成像研究等。
..
..
(二)科研工作:
进一步培养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在保证现有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情况下力争每年均有新的立题,按时完成在研科研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5年6篇,其中导师本人至少4篇。
(三)教育教学工作:
1、继续完成和加强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建设,培养硕士生导师2-3人。
2、格执行北医规范化轮转培训,确保所有参加人员完成第一、二阶段的培训。
3、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年学分必须达到25学分,并与各组及个人考核挂钩。
4、严格执行科室教学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二英语读片制度。本科教育在科教处的指导下,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吸收和培养年轻医师参加。
五、保障措施
(一)科室管理原则:项目有主管;事事有责任;人人都参与。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人,有处罚,有奖励。
2、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者并任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科内各专业组也相应的成立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加强三级审核制度:做到阳性病例必须由上级医生复诊,并由专人负责报告质量审核。
3、加强与其他北京大学临床医院及影像学专业先进科室的技术交流与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建设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为大家减压,作好思想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人人向上的氛围。
5、改革分配体制,重奖勤、重罚懒。
(二)技术保障:拟引进64排螺旋CT机,并开展心脏、冠脉检查;开展急性脑血管意外灌注成像研究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人员数量及结构:现有医护人员34人,其中医师14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技术人员6人;技师1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8人;护士4人,中级职称3人。“十一五”期间,计划接收引进培养中高级医师3-5人,科室全面发展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0人。
2、制度与机制:人才培养及引进:鼓励全科医生尤其是中青年医生完成研究生教育,争取在五年内使医生组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鼓励技术组进行大专教育力争五年内实现100% 大专学历,继续引进急需的人才,人才的引进将兼顾科内需要及科室未来发展需要两方面,对引进人才予以优惠政策。
(四)设备投资与硬件更新:CT机急需更新,满足临床及病人的需求。..
..
六、建议
医学影像楼建设:现在医学影像科较分散,不利于管理,不利于影像科内各专业合作,也不利于病人就诊。
七、2020年远景目标
专业齐备,技术全面,专业特色充分形成,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医学影像科。
2006年9月26日
航天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