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肝癌夺走了一代人的记忆!如何预防及早期发现?

字号:

肝,可以调节情志、维持气血运行

但总是被人们忽视

饮酒、熬夜……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在不停地摧残着这个功臣

 

对于肝癌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预防肝癌

提早养肝护肝!

 

今年2月3日,音乐人赵英俊因肝癌去世,27日,知名影星吴孟达同样因肝癌抢救无效去世。而在此之前,演员傅彪、肥姐沈殿霞,也都被肝癌夺走了生命……

 

 

 

这一连串的死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肝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能够让人走的如此猝不及防?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我们该如何预防它?

 

01

什么是肝癌?

 

肝脏是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位于腹腔右上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多指原发性肝癌。

 

肝癌目前在我国的发病人数约占全球总发病人数的55%,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居第三位。

 

02

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对于肝癌,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印象,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据统计,我国肝癌早期诊断率不足15%,绝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肝脏被称为“哑巴”器官,它不像其他器官出现问题后会有相应的信号。如肺出现问题会表现咳嗽、憋气等症状;消化道出现问题有腹痛、腹泻等信号。早期肝癌无明显症状,大部分肝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

 

 

此外,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出现问题时很难迅速察觉。

生活中不少人还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只要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肝脏就不会有问题,更不会长肿瘤。

 

其实不然,肝功能检查可以明确肝功能受损情况,却难以筛查肿瘤的存在。

 

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健康的肝脏大约只需要1/4就可以让人体正常工作,所以早期肝癌时肝脏功能往往是正常的,此时人体很可能感受不到明显的异常。

幸运的是,肝癌也是少数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规范化治疗,早期肝癌治疗的5年生存率接近90%。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肝癌的治疗现状,关键还是在于识别高危人群,做到早期诊断。

 

03

肝癌的高风险因素有哪些?

 

 

 

以下几类因素会明显提高肝癌的患病风险:

 

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肝癌患者中有80% ~90%都是肝炎病毒所导致的。

 

肝炎病毒共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种,其中乙肝、丙肝最容易造成肝癌。而因我国巨大的乙肝患者基数,乙肝导致的肝癌最为常见。

酒精性肝病:

酒,绝对是伤肝的一把好手。肝脏,总是默默的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酒精洗礼,一次又一次地在超负荷工作中,为我们的买醉行为买单。

 

中国人酒精代谢的能力天生就差一些,有毒物质在体内的堆积时间会更久,对肝脏的威胁也更大。

 

建议无论是高度酒还是低度酒,白酒还是红酒、啤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每日的摄入纯酒精量不应该超过25克,女性则更少,否则就可能导致肝损伤。换算成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酒,白酒的话大概八钱,啤酒一罐左右,威士忌不超过50ml。

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以外,滥用药物、暴饮暴食、肥胖超重、不注意饮食卫生,熬夜等都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人体的代谢中心。但肝脏有一定的代谢极限,如果你每天大鱼大肉,肝脏处理不过来,脂肪就不能被及时代谢为糖,而是作为库存积压在肝细胞内,造成肝脏损害,这种情况就是脂肪肝。

 

 

此外,不太卫生的饮食环境中,容易出现黄曲霉素。黄曲霉素会增加许多癌症的发病率,其中就包括了肝癌。

 

目前,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一些阴湿地区的粮食作物上,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核果类和谷类上也较为常见,例如花...

 

黄曲霉毒素难以去除,被它污染的坚果、粮食即使被加工成植物油、米线、面粉等制品后,黄曲霉素依然存在。

 

 

04

怎么才能预防肝癌?

 

 

 

针对病因的预防才是最好的预防,所以我们要针对以上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烟酒,不超重,不滥用药物,不吃霉变食物;

 

(2)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没打过的人尽快去接种。此外,注意监测乙肝抗体,必要时补充接种疫苗;

 

(3)积极治疗慢性肝病,包括慢乙肝、慢丙肝、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别因为“没感觉”就忽略它;

 

(4)患有慢性肝病的人,注意定期体检。

 

05

怎么才能查出早期肝癌?

 

肝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食欲不振、消瘦、黄疸、腹水等,但它们主要出现于肝癌的中晚期,不能为我们提供早期诊断的线索。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

 

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或有肝癌家族史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做1次相关监测检查(肝功能、甲胎蛋白、腹部超声等);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者以及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建议每隔 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相关检查。

 

 

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肝癌家族病史、或有5~8年以上酗酒史、肥胖或已确诊脂肪肝者、经常食用霉变食品者,同样需每半年做一次肝脏相关检测以评估肝脏情况。

 

虽然晚期肝癌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只要早期发现,肝癌患者是可以长期生存的,因此肝癌高风险人群,一定要定期、密集的追踪筛检,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才能减少那些“发现就是晚期”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