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医院承办航天医科护理联盟成立大会
5月8日,由航天医疗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医科”)主办、医院承办的航天医科护理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圆满召开。
航天医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仕俗,航天医科总经理、医院院长杜继臣,北京护理学会会长张洪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杨莘教授,航天医科医疗总监张凤珍应邀参会。参加会议的还有航天医科医院管理部副部长苏利、航天中心医院在院院领导、航天医科所属12家医院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6家医联体成员单位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6家对口帮扶单位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代表、护理专家等共计100余人。
航天医科护理联盟的成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部委联合制定发布的《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促进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帮扶带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和基层护理服务能力提升,从而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建立在医联体平台上的护理联盟,是在医联体模式下探索护理发展的一项重要创新,将达成共享护理标准规范、共同提高护理水平、共同赢得护理的社会效益成果。
航天医科护理联盟由航天中心医院护理部牵头,联合航天医科内其他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单位的护理部共同组建, 目前包括北京、河北、天津、湖北、内蒙古等10个省市的24家单位,吸纳了全国医院的护理专家近千人。
陈仕俗在讲话中表示,航天医科成立护理联盟,标志着航天医科医疗体系中护理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提升,是集团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航天护理联盟的建设,陈仕俗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联盟要遵循“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护理专业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二是要顺应政策导向,立足发展实际、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主动作为。三是积极尝试外延式发展,要把优秀做法和先进经验,总结凝练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杜继臣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护理联盟的组建,是探索精细化、同质化护理服务标准,搭建护理工作创新、协同发展平台的重要举措和模式创新,也是培养护理专业人员和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联盟牵头单位,航天中心医院将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各成员单位在护理管理、服务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和成长。
张凤珍宣读了航天医科护理联盟成立批函。在嘉宾的见证下,与会领导共同为“航天护理联盟”成立揭幕,宣告“航天护理联盟”正式成立。与会领导为联盟组织成员颁发了聘书,为基层单位代表进行了授牌。于俊叶对联盟建设方案进行解读,详细解读了组建航天护理联盟的背景、目的、方案和前景,并宣读了联盟单位名单。
杨莘表示,建立护理联盟不仅符合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护理行业发展壮大、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的必然。她希望,航天医科护理联盟的建立,推动护理管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提升护理专科及护理服务内涵的建设。
张洪君代表北京护理学会对航天护理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希望联盟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在护理质量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学术引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普工作等方面全面推进护理学科的建设,开创航天医科护理体系发展新局面。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航天中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理模式、护理理念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学习。
为庆祝联盟成立,医院邀请到多名护理界知名专家就护理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和新理论进行讲解,使参会者提高了护理管理和专科能力,并举行航天医科集团辩论赛、护理技能大赛等系列庆祝活动。
航天医科护理联盟的成立是护理资源有效结合,是促进不同地区护理协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有利于基层护理人员与专家对话学习的便捷途径,有力贯彻执行了我国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工作方针。今后,航天医科护理联盟将通过远程医学平台、线下交流、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对联盟成员单位进行沟通、学习和帮扶。联盟将扎实推进工作开展,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优化平台职能,努力打造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为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