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肌电图检查,让神经会“说话”
肌电图是个另类的领域,学校背了几年书,却在工作中冒出各种电路、公式、一堆物理概念,太出圈了。
什么是肌电图?
狭义的肌电图指的常规针电极肌电图。
而广义的肌电图包括常规针电极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重复神经电刺激等多种电生理检查,他们作用是不一样的。先了解些原理,后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适应症有哪些?它包括了各种原因引起的肌无力、肌萎缩、肢体疼痛、麻木等。
脊髓前角病变: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病、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周围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遗传代谢障碍神经病、颈椎病及腰椎病所致的神经根性病变;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等;神经肌接头病变:重症肌无力症、肌无力综合 征等;肌肉病变: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等。
在检查时,当肌电图医生完成患者病史的采集以及体检后,首先应进行的就是神经传导检查,然后进行针电极检查,这主要是由于从神经传导检查中所获得的信息可用于计划甚至诠释随后进行的针极肌电图检查。其方法是在皮肤表面给予小量的电刺激便可诱发周围神经产生动作电位。
在上肢,最容易检出的神经为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而下肢则为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肠神经。当然,进行检查的神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的鉴别诊断。通过我们得到的动作电位波形,可以判断所检神经所处的功能状态如何。
而针极肌电图是将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附近肌纤维的放电。针极肌电图在神经内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鉴定神经源性改变和肌源性改变。一般由检查医生把一根针扎到你的肌肉里面,同心圆针电极的针芯为记录电极,外面的壳为参考电极,二者的电位差就传进电脑生成数据、图像和声音。而这根价格不菲的针电极在肌肉里要完成三个阶段的任务才能拔出来,肌肉静息状态、肌肉轻度自主收缩状态和肌肉大力收缩状态,从而判断你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
神经和肌肉接头是由周围神经的运动神经末梢,神经和肌肉接头间隙和肌肉终板组成,它实际上是一种突触结构,是将神经冲动从神经末梢传递到肌纤维的最基本结构。它可分为三部分,即突触前区、突触间隙和突触后区。当其中的任何一区出现病理性改变,都会影响我们的肌肉功能,甚至与肌病出现混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属于肌电图实验室里最有意思和可以有成就感的疾病,而通过我们的重复神经电刺激,可以客观鉴别大多数由神经肌肉接头受累所导致的异常(如重症肌无力、副肿瘤综合征等)。